求籤一直是香港的獨特傳統文化,黃大仙廟更是香港最著名港人到訪上香求籤的廟宇。然而……
這些年來,你有關注過自己的社區,跟身邊的鄰居聊過天嗎?隨著時代變遷,人們跟社區的……
雲吞麵總有股魔力,讓人三不五時便會想念。尤其冬天,總心思思想吃碗熱辣辣的雲吞麵。……
在太子柏樹街的一間涼皮小店,中式復古風格的橫額寫上大字:「借問涼皮何處有,姊妹遙……
中環士丹利街曾經被稱為相機街,不過數百米長的街道,全盛時期有十多間相機鋪屹立。如……
遠滿水星小食是天后食街水星街角一間小食店。魚蛋$12有7粒、燒賣12有7粒、煎釀……
常言道,「第一次」是重要的,很多的「第一次」總是令人刻骨銘心 —— 初戀、畢業後……
這次要介紹的小店有點特別,他們想「賣」的,不是一件實在的貨品,而是一個服務、一個……
土瓜灣舊樓林立,街角處原來還隱藏一家近60年歷史的茶莊——德祥茶莊。內裏寶物滿滿……
招財貓被視為幸福的緣起物,貓咪舉起小手,為人們招來財運和人緣,盛載住人們不同的願……
經歷逾兩年的疫情,老式茶樓、點心店已經買少見少,但西區裁判法院旁的一條小斜路上,……
「禮楓記」有別於一般街市肉檔,給人一種時尚、整潔的感覺,兩位年輕店主阿禮與阿楓親……
往西營盤站隔壁的小公園走去,有一間名為「休」的咖啡店,寓意「休息、放空、自在」。……
某天下午,走進位於石硤尾邨街市的協義興繡莊,看見店主們異常忙碌,把一團棉花攤在偌……
提起老字號茶餐廳,擁有 66 年歷史、以沙嗲牛肉麵、凍奶茶和雞批聞名的灣仔春園街……
在觀塘工業區的一隅,不用乘搭電梯,直接踏上樓梯,到了 M 層的一個閣樓。打開大門……
樓梯舖是香港頗為獨有的特色,從戰後唐樓逐漸衍生而成。樓梯旁邊就是整個舖頭的地方,……
老鼠夢想成為大廚,過程歷盡磨練,身邊人笑他異想天開,但他不信命,憑一頓南法家常菜……
「以前我爸爸嗰個年代,有美國軍人嚟做西裝,嗰啲軍人『Very Good!Very……
海水味配蝦醬鹹香,大澳獨有。這種家的味道,養活了鄭祥興蝦醬廠幾代人。石仔埗街巷中……
中秋賞燈,人手紮作別有神韻。「花燈大王」梁有錦師傅生前創辦的生和隆,紮根西營盤七……
北角一個商場裡,有個「打卡 able」的角落。粉系裝潢,猶如踏入夢幻國度。雪糕櫃……
在熱鬧的尖沙咀,「Make Your Day Candle」的工作室像是世外桃源……
2021 年 12 月 29 日,平日擠滿人的新聞工作室變得空蕩蕩,光管逐排逐排……
近年大家都着意守護本土文化,有人以音樂宏揚廣東話,有人以文字保存歷史。而在富利來……
遮爛偏逢連夜雨?據聞爛遮落入北河街「新藝城傘皇」手中,就能妙手回春。 要認出第五……
深水埗車房林立,卻開了一間裝修雅緻、帶點文青氣息的「黎根記」。與其說黎根記是賣衫……
落單買貝果,確認電郵寫道:「Wingel 快要跳進你的肚子囉!」碌網店頁面,篇篇……
近年來咖啡店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但其實早於這些精品咖啡店誕生前,年輕人的落腳點……
兩餸飯在逆市冒現,人們貪其大份夾抵食,兼有住家感覺。若要尋覓家常便飯,卻又心大心……
柴灣有座天空之城,名為興華(二)邨,高架山上,僻靜清幽。從山腳乘電梯直登十六樓中……
七十歲的老闆盧炯明,已接手枝記麵家三十年。 港島西半山上有豪宅,下有學校民居,街……
惠隆號東莞佬涼茶,屹立深水埗北河街七十年。綠白瓷磚牆上,掛起祖輩黑白照,現由第三……
醬園從九龍城搬到元朗,佔地二萬呎,大門豎立著「美珍醬油菓子廠」招牌。 豉油是每一……
本地酒,不只手工啤!問深水埗老饕,他們會教精你,識飲一定飲陀地名酒玉冰燒,還指明……
早前邊境關口因疫情關閉,菜價飆升,人人搶菜,貨架迅速被清空。此時,網絡上有一則被……
有些時候,就是想避世。不知去哪兒才好。西環新開了一間書店,或者就是藏身之所。 「……
又怎會想到一間Cafe般的小店,打開門,竟是一間蒸浴店。 不少人都喜歡在週末坐船……
在九龍城煩囂的街道,突然看見一道樸素而古老的橡木門。推門而進,映入眼簾的是挑高的……
從前有一個人,他開了一間書店,然後結業、破產。很多年之後,同一個人決定再開書店,……
衣架上各式衣服按顏色排列,風格不一卻和諧,就像她們一樣。 旺角是潮流集中地,但在……
如果想買文具,除了在街坊文具店外,就是去連鎖書店,所見的或都是國際大牌子。有間隱……
Richin 散發著陽光氣息,笑說開舖就像是回到大學時期,籌備迎新營一樣「好熱血……
Map Tang喜歡閱讀,每每都被主角的生命力所感動:「人平日缺乏觀察力,可以睇……
今天是 8 月 23 日,立秋已過,氣溫攝氏 33 度。「西貢已不算太熱了,有海……
穿過鬧市,來到銅鑼灣一棟舊式唐樓,爬上五層,就是「Heart in Place」……
在書院林立的西營盤,柏道斜路中瞥見一間紅磚小店。走進紅牆,耳邊響起千禧年代的音樂……
在土瓜灣一棟工廈裡,有一間專門售賣舊物的舖頭「夕拾」。打開門,就看見偌大的空間中……
近年眼鏡成為文青的標記。當快速配鏡成行成市,手工眼鏡卻悄悄迎來一班 fans。在……
如果不是一早知道「禾日三巷木工部」創辦人、商店設計師溫家諾的身份,還以為是在跟一……
周末的大澳街市,遊人拮住墨魚丸串,在攤販間挑選著蝦醬海味。然而,在咸魚和蝦醬之間……
店內的古董鐘響起報時聲,「叮、叮、叮」一下接一下,清晰地昭示時間正流逝 —— C……
走在佐敦的煩囂街頭,突然看到遠處一棟唐樓的側面牆身上,畫上了突出尾指、代表「嘛嘛……
黃肇邦(阿邦)是紀錄片導演,曾拍攝紀錄片《子非魚》、《伴生》和《3cm》,內容都……
推開 Leeeeee Toy 的大門,一陣柔和的暖光?間映入眼簾,定睛一看,千百……
走過水坑口街,一隻隻可愛的紅色小豬,整齊地在斜路邊列隊,朝氣又吸睛。原來這都是朱……
世界紛亂,「優雅」二字顯得份外奢侈。然而,在煩囂的都市裡,有人仍決定放慢步伐,以……
一書一世界,看一個人的書櫃,大抵就知道那個人的性格。 如果「一拳書店」是一個人,……
灰濛濛的天,走在深水埗街上,忽然見到一間以木質水泥風格的店鋪透過溫暖的暗黃燈光,……
十多年前的 Riz 和大多數人一樣,每天忙碌工作,然後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家。重……
比人還高的仙人掌、奇形怪狀的多肉植物、再配上輕快的音樂......一步進隱藏在大……
五十年代,香港「玩雀」文化盛行,公子哥兒三不五時便提着雀籠上茶樓,或品茗或賞鳥打……
儘管香港只是個彈丸之地,但曾經「香港製造」這四字是信心的保證,成功造出一個個經典……
久未出港島,那天經過摩囉上街看到一個小小鐵皮箱,寫着:「Chen Mi Ji」A……
最近,FB有個page熱鬧得沸沸揚揚,出每一個post都有不俗的反應和迴響,為的……
「根記補鞋」座落在美孚天橋底,位於兩條行人路中間,一個不留神,就容易與它擦身而過……
這個月來,足不出戶,日日在家煮食。打開廚櫃,豉油、白米都差不多要補倉了——當今香……
今年初香港爆發口罩荒,在一罩難求的困局下,有人在海外瘋狂收購口罩高價轉售,有人自……
白做研究所隱身於灣仔日月星街區,雖然這裡位於鬧市,但寬闊的道路、人們慢下來的腳步……
每以經過皇后大道西的祥興茶行,都不禁令人好奇,明明是一間老茶行,卻隱隱飄來咖啡香……
平日一個下午,在中環坐船來到了坪洲。與市區不過相隔了半小時船程,這裡卻有著截然不……
雄記水族店是位於油麻地碧街二十七號的一間後巷靠牆鋪,面積只有 7 呎,擺放了11……
大眾結業,人們又慨嘆實體書店越來越少,在IG或FB大喊可惜;但其實總有些熱血年輕……
每人的家裏,總有一塊砧板。小時候放學回家做功課,到臨近傍晚時分總會聽到媽媽在廚房……
來到文化屋雜貨店,有一種不知從何看起的感覺:抬頭看,天花板掛滿了襯衫、背包、雨傘……
香港交通愈來愈方便,很難想像,以前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竟然是靠兩個輪的單車,「最……
城市人習慣摘去鮮花然後種出大廈,建造了五光十色的繁榮都市,視大自然為他者,但活在……
到網上一搜「山貨店」,鋪天蓋地都是7、80年歷史老店結業的新聞。舊的過去,只能到……
活在這個城市,上下班的通勤時間猶如折磨,大家如罐頭沙甸魚般擠緊車廂,陌生人逾越親……
香港出現首家Repair Café!義工各有所長。 以市場標準檢視,這個叫復修冰……
古語有云「衣衫襤褸」,通常語帶負面,但偏偏,百川的創辦人 Brian 卻當這些日……
Openground就位於深水埗大南街上,透明的玻璃門讓人可以張望裏頭的空間——……
某天下午,走進大埔寶湖道街市,先經過兩旁花檔,花款甚多,一地都是小盤栽;再往前走……
從北角地鐵站出來,沿著英皇道一直往前走,沿途看見新光戲院,偶爾電車駛過,響起熟悉……
29歲的闕麗釗每日橫跨大半個香港去開舖。家住元朗,西鐵轉荃灣線再轉觀塘線,到了彩……
當精品咖啡店大行其道,走進隱身西環保德街專賣意式特調咖啡的Dear Neighb……
星期五的下午,陳傑坐在小店的吧枱,劉閃則坐在工作枱前密密縫製手作,靠近窗邊的長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