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幫襯小店

鮮榨椰汁手製馬豆糕

北角馬寶道,有間天然椰子號。甫到店面,可能會覺得名不符實,一排排貨架放滿的全是香料和調味料。走到店後,揭開簾,方知原來內有乾坤。一個不足百呎的小空間,放了舊式磨機、油壓機等數台小機器。磨機用來磨椰絲,磨好椰絲,用絲巾包好,壓機一壓,鮮香濃郁的椰汁便會溢出。這裏便是店主曾向雅開椰子榨汁,手製馬豆糕的地方。

門口處有各式各樣的香料。
店主曾向雅

訪問那天,曾先生穿著一身黑色運動套裝,戴著頂鴨舌帽,精神爽利,笑聲朗朗,說起話來略帶靦腆而又中氣十足。要不是窺見他帽邊斑白的鬢髮,和走路時開始蹣跚的步履,我想誰也猜不出他今年原來已屆古稀,七十有六。我到訪店鋪時,他剛製好一輪馬豆糕,準備放涼後就放出店面雪櫃。雪櫃裏還放了一包包椰子水、椰肉、椰絲與椰汁,一問之下得知,這裏的椰子每天鮮開鮮榨,一日會榨幾次汁。椰汁不留過夜,賣不完的椰汁便會用來製作馬豆糕。這樣一來,既能幫補生意,椰汁的壽命又能以另一方式延長數天。能不浪費就不浪費,是舊日的美德與生活智慧。

「椰子全身都是寶」,椰子殼連皮可煲湯、椰子水和肉可直接食用、椰絲可壓椰汁。壓完汁乾透的椰渣也不會浪費,可用作製椰絲包。
新鮮製好的馬豆糕。無添加防腐劑,故三天內要吃光。

新鮮製好的馬豆糕。無添加防腐劑,故三天內要吃光。

每日鮮製 足料無添加

這裏的馬豆糕以每日鮮製作招徠,多年來深受街坊歡迎。唯近一、兩年,曾先生健康欠佳,漸漸退居幕後,多在一旁指點伙計製糕,只偶爾在伙計放假時才親自落場。要吃到曾先生手製馬豆糕,只能靠緣份。因製作的時間和日子皆不固定,若非街坊,最好還是先打電話到店鋪確認為好。除了馬豆糕外,每年農曆新年,曾先生都會與四、五個員工一起在柴灣廠房製椰汁年糕。受歡迎程度可謂是一糕難求,年年都收到幾千張訂單,有些客人甚至今年預訂定下年的份。由年十六做到年三十都無停手,所以訂單接夠了就不再接,因為根本做不切。

「沒甚麼特別,最緊要真材實料。」問及馬豆糕的製作方法,曾先生不吝分享。「水滾、落砂糖,罌粟粉混合椰汁,一邊倒一邊攪拌,攪到粉漿起膠,落馬豆,落完馬豆就可以盛起放涼,很簡單的。」半磅罌粟粉、一斤鮮椰汁、一罐花奶、一磅砂糖、一磅大菜、四兩馬豆,就可以製成三至四盤馬豆糕。製作時,要留意水的份量,一般用花奶罐盛四罐水便夠了,多了會稀汪汪,少了便過於濃稠。砂糖份量可以按自己口味調較,煮馬豆前就要先浸十多分鐘,再落水煲十多分鐘後過冷河,用手捏一捏軟硬度,確保入口有咬口又不會咬崩牙。縱然說得輕描淡寫,但話語間流淌的,盡是數十年經驗累積。

若然街坊想自行製作,曾先生會拿個小籃子執好一份現成、已處理好的材料,讓客人可以回家試製。


世事變幻 Just go with the flow

為何會開始整糕?曾先生笑著說:「是因為喜歡賺錢!」上世紀六十年代,十五、六歲的他與朋友坐船偷渡來港,與早些年已在港安居的家人重聚。那時候,曾先生的爸爸在渣華街開店賣潮州魚蛋。與他一起來港的朋友,在老牌椰子店打了一陣子工後決定自立門戶,便在曾爸爸魚蛋店的隔壁,開了間椰子舖,賣椰子原料、榨椰汁,供貨給嘉頓麵包、太平餅乾廠,曾先生便在椰子店做工幫忙。

店內也有賣聘禮椰子,曾先生說有客人祖孫三代都光顧。不過現時傳統嫁娶不太流行,買的人也越來越少。

全盛時期,早午晚都要交貨。後來工廠北移,生意艱難,為了幫補,便兼賣香料,過年曾先生亦會蒸年糕在門口賣。再到89年,朋友移民多倫多,曾先生便接手自己做。馬豆糕便是當時生意難做,「搞花臣」的產物。這便是天然椰子號的起始。

機器由89年開店起便沿用至今,見證變化。

40多年來,經歷業主加租,舊樓拆卸,店鋪歷經三次搬舖,不過搬來搬去,還是在馬寶道。因為熟悉這個地方和這裏的人,所以不想離開。天然椰子號一直以賣椰汁、香料雜貨為主,卻因所製糕點而遠近馳名。「妹仔大過主人婆」,副業竟比正業更受歡迎,曾先生也笑著說始料不及,不過這是開心事,街坊喜歡,便做到做不到為止。

天然椰子號
北角馬寶道34號地下
2571 6305

撰文:Ali
攝影:Ali、紅桃

Tags : 好地方
 
前往下一篇文章  賺一個幾毫,都要講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