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幫襯小店

《嘢.菜花》實驗研究社 與菜共生花

阿魚約四年前開始學習花藝,發現越學越愛。她形容自己是三分鐘熱度,喜歡嘗試很多事物和興趣,而花藝持續至現在,三年多前衍生出「嘢.菜花」,將本地蔬菜與花藝結合,以另一種形式推廣本地農業,呈現菜花束之自然美。

用菜先定用花先?

名為黃薑椰菜花飯,特地配上如飯碗的花材。

「嘢.菜花」的誕生,多少也與本地農業有點淵源。阿魚三年多前開始在提倡「社區支持農業」的組織「田嘢」共購本地有機菜包。接觸過後,開始多了思考到底甚麼是本地農業,「我覺得本地農業,不只是說吃東西,裡面有很多理念、環保等,牽涉在內的東西,是我們這世代的人都應該認識多些。」

初期共購菜包時,阿魚會請「田嘢」掌櫃幫忙,在她們家附近收集野花野草給她,用作配搭創作蔬菜花束,慢慢衍生了「嘢.菜花」這項目。因緣際會下,阿魚在田嘢當實習掌櫃,更多時間接觸瓜菜,了解蔬菜特性,漸對蔬菜瓜果有更多創作想像。

阿魚每星期收到菜包後,看有甚麼蔬菜然後想想怎樣運用。設計時會邊做邊觀察蔬菜,「例如椰菜花,其實它中間有不同大小的空罅,那些空罅可以用來插花,穩固其他花材。」阿魚會選一至兩款去創作菜花束,用直覺去聯想關於這款蔬菜的一些意思或故事,「例如說起椰菜花會想起甚麼菜式,從煮食方向入手,因日常會煮飯,可以貼近返自己的生活。而菜花束創作後蔬菜可用回煮食上,是不錯的設計方法,這樣成件事會變得好玩。另外也會以蔬菜的顏色去想像。最初期我會用芥蘭創作,因為我覺得它是偏灰色的,所以在作品裡加入相近的配色。」

以花推菜 菜花束帶進生活日常

阿魚跟過幾位花藝老師學習,其中一位老師很有創意,設計想法大膽跳出框框,她留意到老師和一些韓國花藝師設計一些作品時會加入蔬菜去創作,這個設計意念叫「veggie creative centerpieces」。花藝師會用上一些蔬菜或菇類作為配襯鮮花的材料,令作品整體田園感重一點。打開「嘢.菜花」的 Instagram,發現用上很多本地蔬果材創作:薯仔、老黃瓜、西芹、水瓜、長豆角、竹芋、南瓜、番茄……應有盡有的時令蔬菜,配合不同的花材,名字還很有趣味:竹芋深處人家、山沝瓜有相逢、黃皮樹了哥、菠蘿的海發現號等等,帶大家認識本地蔬果種類。

每一次創作都視乎農作物和阿魚當下的狀態,早前阿魚精選了五個深刻的作品,印製成明信片,分享了當中的故事。「有次收到復耕者的水瓜,那個水瓜的皮很粗糙,讓我想起山脈那種感覺,然後想起山水畫,便用了水瓜皮坑紋拓印在宣紙上,成了一幅山水畫,襯在菜花束,效果不錯。」成了她的第 27 個作品:山沝瓜有相逢。

阿魚發現香港的花藝師,大多以商業為目標,很少專門創作,未來她希望辦工作坊,給大家一個沒有批判的空間去創作,好好體驗,創作自己的菜花束,讓更多人看見本地蔬菜和花藝的實驗。「之前出去上課,很多時候都是老師告訴你怎樣做。花藝始終是藝術,藝術一定離不開創作,我想給大家多一點空間。有一些蔬菜和花材在,你會怎樣去構想呢?希望大家不求結果,純粹享受過程便很 OK 了。」

最近推出的明信片,精選五款作品和大家分享。

山沝瓜有相逢
西芹印花畫

嘢.菜花 實驗研究社 @aqua.botanical

撰文:manyi @nomadcloudtea
攝影:每木 @weak_chickens

Tags : 好地方
 
前往下一篇文章  「池記粥品」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