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讀你阿爸阿媽

我們的問題都是源於父母?

又到了全世界催促我們感謝父母恩的時節,但未必個個都會由衷地想為父母送上康乃馨和酒店大餐。在Facebook看到朋友大讚自己爸媽有多偉大的時候,你卻只能數出一大堆他們的缺點:嘮叨、專制、自大、不聽人說、愛說傷人的話,你甚至覺得父母從來不愛你。有些人甚至直言不諱表示討厭自己的父母,然後選擇逃離。輕則關上房門、寄居宿舍久久不回,重則逃到外國,去一場working holiday,那樣你就不用再面對。是嗎?

其實許多人都和你一樣,對父母既愛且恨,台灣諮商心理師許皓宜也曾經是這樣,是別人眼裡的叛逆青年,但她發現自己原來染上了『父母病』:「把問題統統推到父母身上,就以為自己沒有問題。」她深入研究原生家庭與性格情緒的關係,發現每種父母的形成都是各有前因。

你的問題父母屬於哪個類型

 

許皓宜發現很多人「常常對父母感到失望和生氣,抱怨童年的缺失與渴望……看不到真實的父母親。」我們往往把父母想像成「會拒絕與傷害我們的魔鬼。直到我們願意看穿他們的彆扭,看進他們的心坎裡,才發現父親那笨拙的把戲。」她在著作《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中,把父母分為12種類型,其中包括了6種母親和6種父親:

  • 情緒化的「氣象台母親」
  • 壓抑的「冰箱母親」
  • 強勢的「獅子母親」
  • 過分嘮叨的「直升機母親」
  • 製造傷痛的「刀子母親」
  • 缺席的「透明母親」
  • 權威的「國王父親」
  • 停留在青春期的「半熟父親」
  • 缺席的「隱形父親」
  • 暴力的「教鞭父親」
  • 不同調的「顛倒父親」
  • 退化的「孩子氣父親」

這12種父母的真實模樣,每一種都各有前因。例如是「半熟父親」,即是那些像青春期少年般彆扭、不擅將感情宣之於口的父親。他們的開不了口,可能是因為成長環境不容許他們表達情感,或曾因顯露情感而受嘲笑,長大後就寧願不表達。

又例如是暴力的「教鞭型父親」,可能在童年時曾受過說不出口的痛苦,「暴力的背後不見得一定是攻擊的欲望,有時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不見得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所以動手,反而是因為『從我們身上感受到挫折』所以打人。」沒法面對自己的挫折感,就只能以暴力自我保護。

「若老父親們未曾真正感受親情的溫暖,他們又如何知道怎麼給予?」理解過父母的經歷怎樣促成他們今日的模樣,你還會恨他們嗎?

與父母和解,就是與自己和解

許皓宜之所以呼籲讀者深入認識父母和修補與父母的關係,最終是為了療癒讀者本人。其著作的前半部分旨在「喚醒活在心底的16種內在小孩解除『信任危機』」,探索不同人一直以來的迷思,例如你有沒有發現自己與人相處有困難?總是不甘示弱?或者總是細膽怕事?

父母的影子,確實活在我們的身體裡,而且促成了我們今日的性格和情緒問題。長大後,慢慢覺得,自己有太多缺點好像是根深柢固:為什麼我總是那麼膽小,總是害怕分離,總是沒有自信?或者我的不認輸、「認威認屁」,到底從哪裏來?也許就是因為某次在父母臉上閃過的神情、某一次否定,或許是許多次當你「乖」他們才會笑的時刻;又或許是,他們從不表露情緒的個性,或是在你成長中從來的隱形。

有時候,只要放下盔甲,面對那個和你一樣渴望愛的孩子氣爸爸、那個一直說傷人說話的媽媽,坦白你的感受,不再批評,也許他和她,終有天也會回以溫柔。

所以,面對父母的不完美時,也會原諒不完美的自己。

 

作者簡介:Rita Wong

想做個溫柔的人,理解更多。前記者,農業、綠色、環保、城市規劃等寫得多一些。跟從自己的心地見步行步,竟實現了耕作生活。現為學農、freelancer。

圖片:電影《比海還深》劇照

 

 

 

Tags : 習慣關係
 
前往下一篇文章  總廚爸爸的BLW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