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習慣

潮著白飯魚

今時今日,未必個個都有對潮鞋,但從60至90年代長大的香港人,肯定擁有過至少十來廿對白飯魚。小時候,看著老豆穿Stan Smith,我們就穿街市買的白飯魚。一對十幾蚊、平平無奇、永遠有陣膠味,帆布白鞋陪著我們由小學走到中學,由球場走到屋企樓下小食檔。有人愛蜻蜓,有人愛網球鞋。不如一起回顧關於白飯魚的兩三事。

白飯魚的品牌學
以前大家買得到的白飯魚都是中國製造,常見鞋廠包括「回力牌」、「雙錢牌」、「蜻蜓牌」等都是國內橡膠廠的出品。但原來在60年代曾經有一個香港土產的「馮強白飯魚」。儘管很多品牌現已停產,但還有一些品牌仍然在物質富裕的年代創造神話。「飛躍」(Feiyue)在2006年給法國佬看中帶去西方,今時今日仍然是潮鞋品牌。「回力」則仍然是國內復古迷的追捧品牌。

白飯魚的洗鞋秘技
在白飯魚的年代,洗鞋就如洗衫一樣平常。畢竟是穿著來出汗,著一個星期不洗的話,白飯魚就變成白飯鹹魚一樣臭。但無論是機洗抑或用勞工皂手洗,白飯魚都逃不過變黃的命運。所以家家戶戶買白飯魚時,一定會順帶買一瓶白鞋油,當作塗改液般把黃漬蓋過,直至鞋面像打了botox一樣又硬又膠,再叫老媽子掏十幾蚊買過對。不過婆婆還教落一個方法洗鞋,就是沾濕雙鞋後厚敷梳打粉,然後拿去樓下乒乓波檯曬一天,天黑拿回家洗,重拾雪白。

著白飯魚都有個人風格?
一雙白飯魚,穿在不同人身上確有不同的風格。在九十年代,個個晚晚《大時代》「送飯」的人更學會一種「不羈」的新著法:踩鞋踭。有些人則喜歡像劉德華一樣「大方兼老實」——即是「著鞋唔著襪」。到了九十年代,更多中小學生更喜歡買白飯魚再用marker畫鞋,想要Nike抑或adidas?在鞋上撩幾筆就可以了。

白飯魚也有檔次之分?
雖然最貴和最平也不過是相差十元八塊,但小時候的白飯魚也有分高低級的。無綁帶的款式通常是最平,其次是有綁帶的款式。後來蜻蜓牌推出了高級版在鞋頭、內側和鞋踭位加有防磨膠,通常是班內的型人或校隊必穿的潮鞋!

現在還買得到白飯魚嗎?
當然有!每個舊區都有一個舊街市,而每個舊街市入面總有一兩間舊鞋舖,而這些舊鞋舖一定還有白飯魚出售,只是貨量由以前的一千對,縮水至現在的十幾對而已。在某些舊區的排檔和體育用品店都可買到「雙金錢」,甚至有機會欣賞到一大排復古印花紙皮鞋盒的絕景。

撰文:如花 | 塵世中的一隻迷途小羔羊,由爬格仔到爬樹都試過,每天學習為身邊的人帶來多一點正能量。
圖片:網上圖片

 

Tags : 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