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Stay with me

在家中靜下來學慢吃

英國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曾說:「人若吃不好,就不能好好思考,好好去愛,好好休息。」

香港人工作繁忙,連吃飯都要狼吞虎嚥似的,完全沒有意識自己到底吃了什麼。俗語有云,「辛苦搵來自在食」,但怎樣才算「吃得好」呢?意大利人卡爾洛佩特里尼就提出「慢食運動」(Slow Food),要「吃得好」,除了應仔細品嚐食物,更要多了解食材的來源,甚至關注食物對健康和環境的影響。趁著疫情,就讓我們從慢吃開始,尋回品嘗美食的小確幸吧!

慢食原則:GoodCleanFair

你有沒有想過,樓下茶餐廳的豬扒飯的「豬」從何來?

牠的品質夠好嗎?

牠吃的飼料是否天然?

你又有否想過幾十蚊個飯的背後,辛苦培育食材的豬農有否得到合理的酬勞?

以往人類透過打獵、種田、抓魚等方式覓食,如今都市人只需到餐廳舉個手、點個餐,就能飽享口福。然而這種與食物的「距離」卻令我們忽視了食物與世界和生活的聯繫。

意大利於 1989 年創立
「慢食協會」,並提出三個「慢食」概念:「優質,乾淨,公平」(Good, Clean, Fair)。「Good」指美味健康的高品質食物;「Clean」則指食品在製造過程中對環境無害;而「Fair」則指公平,強調消費者理應得到合理的商品售價,而生產者亦應得到合理的酬勞與工作環境。透過思考食物是否合乎這些原則,餐桌上的一條魚一碟菜,都似乎與世界接軌起來,也似乎更讓人感恩 —— 一切美食原來皆得來不易。

慢食,是一種生活態度慢食其實並非單純鼓勵行為上的「吃得慢」,而是一種學懂慢下來品嘗眼前美食的生活態度 。食物吞下肚雖只是一瞬間的事,但無論是一碗燉湯、一碟小炒、甚至是一瓶果醬,從種植到烹調,都花上許多人的心血。因此所謂「慢食」,是指烹調者對食物的尊重,在煮食時用心將食材打造成美食;而進食者也要全心全意的感受和欣賞美食,這才不辜負眼前這碟美食。

放空腦袋進食,食而不知其味,食物充其量是充饑之用;但仔細品嘗,認真咀嚼,不但能欣賞到食物的美味,還能讓自己拋下煩惱好好享受當下,讓自己獲得滿滿幸福感外,世界各地其他人也會因你的選擇而受益,環環相扣,世界最然會變得更美好。

雖然「慢食」看似很難實踐,但其實簡單如購買食材時多留意產地、多和家人一起吃飯,甚至請教母親教你煮一道家鄉特色的傳統菜,也已經符合「慢食」的理念了。趁著疫情期間多出來的時間,不妨放下電話,與家人來一次「慢食」,好好為味蕾來一場盛大饗宴吧!

吃東西是人類的本能,一嚼一吞都是天性,但只有認真選擇、用心感受,「吃」才會成為一件幸福的事。在生活節奏如此急速的香港,日忙夜忙,常言道「有得食」已經很好,我們大概都有很久沒有認認真真享受食物了吧?不如趁著疫情留家的時間,靜下來學慢吃 ,那每當你吃著一口珍珠米煮成的白飯、喝著一啖媽媽媽煲的老火湯,說不定都會有另一番體驗。

 

撰文:Janet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