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颱風下的香港

苦了樹木 救得一棵得一棵

還記得 2018 年颱風 「山竹」吹襲時滿街塌樹的情境嗎?當時曾錄得 60600 宗塌樹報告。本身是建築師兼藝術家的 Ricci,不忍大量木材在政府沒有設立特別部門處理下,被棄置於堆填區,因而在 Facebook 開設群組回收樹木,救得一棵得一棵。其後,他更成立「香港木庫」,回收更多或被吹塌或因發展被砍伐,而無人問津的木材,轉化成有用的傢具。

拯救懸崖邊的巨型樟樹

颱風香港木庫

颱風過後一段日子,其中一位回收樹木群組成員,知道半山馬己仙峽道有棵倒塌的樟樹,通知Ricci看看他會否回收。Ricci聞訊馬上趕到現場,看到塌樹不禁目瞪口呆,在懸崖邊的樹木巨型如貨櫃。當下他思忖自己是否有能力處理到,因為本身他只回收較小型的木材,當時他沒有工具也不懂爬山。他回想說:「這棵樹長得這麼大,背後用了很多時間生長,如果就這樣棄置實在可惜,所以當時我就覺得要去試試。」在於心不忍下,Ricci花上逾萬元租吊車搬樹。後來,推使他成立「香港木庫」,更在元朗貨櫃場開設近15,000 平方呎的廠房,逐步引入木材切割機、乾燥機等機器,並聘用木匠及設計師等,讓木材得到再生機會。

半山馬己仙峽道倒塌的巨型樟樹

由於香港並沒有其他像木庫會一條龍處理木材的木廠,所以他們由零開始入手,添置了不同機械,卻不太懂操作。Ricci笑稱:「我們開玩笑說在這裏工作的同事,全部都來自同一間大學,就是University of YouTube。外國反而很多人做木工,我們的師傅是來自不同國家,已經做了五年到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YouTuber。」

回收榻樹後的處理工序繁多,包括分類、切割、真空乾燥、以 CNC 銑床機加工、打磨、上油等,再設計成不同木製品。

他們一步一步學習,逐漸掌握處理木材的竅門。馬己仙峽道那棵樟樹的一大部分,現已變成藝穗會一間餐廳中的3米長桌子,餐廳負責人認為來自中環的木材,能用於中環是件美好的事。Ricci續說:「我們說的這個概念,就是在這裏長大的,死了之後再用另一種形式、另一個生命,來服務當區的市民。」

榻樹還能化作藝術品

颱風香港木庫
Ricci以鹽田梓老樹製成的長櫈「流波.行雲」

Ricci讚嘆:「樹木終其一生都在無私奉獻,生前替人遮蔭兼擋雨,倒下後依然可以以第二生命來陪伴人。」他盼望會有更多人選用本地的原木,並建立本地樹木目錄,進一步拓展香港木工業。

撰文:Charlotte
圖片:汐賢、受訪者提供

Tags : 主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