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習慣關係

男女朋友傳心師

「講到咁白就無意思,佢應該知我諗緊咩」,然後對方猜不中就變成「不夠愛您」,不是獨自默默流涙,就是大吵一場。

親,這個「應該」不是必然,愛您不等於完全懂你,相知相惜是需要時間琢磨。「話無嬲,咪姐係有嬲;講無事,就代表好有事」,這個讓人汗顔的定律,明明對著愈熟稔的人理應愈坦誠,在另一半面前卻總是無法「有嗰句講嗰句」。太多執拗源於誤會,要看穿對方的迂迴式溝通,就要鍛練翻譯真心話的能力。

愛您不等於完全懂您

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就等於越能理解對方的想法?有個研究邀請了結婚 10 年以上的夫妻參加實驗,請他們按日常習慣説話,再請另一半與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去解讀箇中含義。結果發現,即使愛情長跑多年,都不見得理解程度增長成正比,明明言者有心,聽者卻沒有聽出真意。結論就是,説話的人卻往往高估另一半的理解能力,而這個期待上的落差,就種下去許多失望和爭執。

對方不是您肚裡的蟲

與陌生人或較疏離的人溝通時,我們會預設對方不太懂自己,因而降低期望,更願意去交代更多背景細節,甚至懂得換位思考。在關係中的溝通,我們卻會因著一廂情願的期待,「講啲唔講啲」或者口是心非,歸納出不被理解的結論,令負面感受不斷滋長,讓兩人越走越遠。不是説每次溝通都要準備講稿,完整交代清楚所有思考細節,只是説話前首先要理清自己想表達甚麼想法和需求,而不是講反話造就更多錯摸心理的機會。

給予對方理解自己的機會

在表達想法與理解説話的過程中,都要抱有照顧對方感受的思維。即使是火遮眼的氣話,每種情緒的表達,都暗藏著不願被忽略的需求,若能直接地表達真正感受,對方才可按軌跡滿足您。如果束手無策被解讀成無動於衷,只會讓兩人屢屢徘徊於分岔路口,愛人最難的功課是理解,誤會才是破壞關係的計時炸彈。越坦誠的溝通,越是考驗兩人的信任度,能夠跨越這個心理障礙,就越能走得更遠,而坦率的勇氣終會回饋在關係上。

作者簡介:阿群
人稱「渣男磁石」,人生流流長遇過太多人渣,交過超額學費後,領悟出一套自我保護戀愛機制,現正學習跳出鐵窗邊緣穩中求愛,誓言愛是最大權利。

圖片:《想見你的愛》劇照

Tags : 習慣關係
 
前往下一篇文章  珍惜那個為你做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