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Stay with me

今個周末要耍廢 !

一位台灣男生懷哲,在美國華盛頓大學主修心理學和社會學,開設了《懷哲的 Podcast》,教導社會和心理。其中一集討論了關於「耍廢」的心理學,說明「耍廢是一種防衛機制,為了讓自己的內心不受到傷害。」表明,耍廢分兩種,一種是毫無意義的;另一種是拖延型的;各有不同作用和積極意義。


日本的耍廢趴地娃娃(圖片來源:rakuten)

hea的積極意義
懷哲說: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想,是耍廢。無無聊聊躺在床上玩手機,是耍廢;明明有工作做但去Youtube睇片,也是耍廢。香港人更熟悉的應該叫做「hea」。但這種hea真的是在浪費時間做一些所謂無意義的行為嗎?事實真的如此?

從心理學去看,當中或許有積極意義。於是,他將耍廢分為兩種現象:


魚干女又怎樣》劇照: 魚乾女指女生平常上班時打扮得光鮮,人際關係也不錯, 但下班回家就變得邋塌頹廢,只躲在家發呆看電視上網。

1.「無意義」的耍廢:其實是身體所需
當一個人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想,可能只是癱在梳化食零食看Netflix,換來老媽子或伴侶埋怨你是個不思進取的廢青,人便會產生內疚的心情,也質疑自己是不是太頽廢。當一個人越是內疚,罪惡感就會越強,甚至令人有點抑鬱;一旦情緒越低落,動機又會變得越低,變成惡性循環。

懷哲說:其實這種hea,本來也可以是一種正面的休息!只是因為心理因素,瞬間變成負面的耍廢。說真的,你想耍廢不過是因為你已經一整天或一個星期用盡了心力工作,身體和大腦渴望你快快來一場放鬆,讓身心調整過來。所以,無意義的耍廢頓變有意義,因為它的積極意義是要讓你減輕心理壓力,達到真正的休息目的。

2.拖延型耍廢

明明有工作要做,偏偏提不起勁或認真去做,這一種,則屬於拖延型耍廢。當中,牽涉著一種「逃避」心態。

懷哲舉了一個例子:問你有沒有試過考試前一晚還是忍不住看影集看到半夜?但當考試沒考好,便安慰自己:「沒關係,只是因為我這次沒有好好準備考試,如果昨天沒有耍廢的話,一定能考更好!」

為什麼明明知道是逃避,自己仍會這樣「耍廢」?心理學家說,這是一種自我束縛(Self-Handicapping)——  當一個人在某些時候的耍廢是帶有「目的性」的,便說明背後不是來自「被動」的心態,而是「主動」的行為,目的,是為了達成一個看不到的目標。於是懷哲提出一點:這樣子的耍廢其實或可增加自己的信心,讓自己有信心做得更好。當中的積極意義是:因為之前的自己沒有真正努力過,所以,還可以相信自己做得更好,讓自己活在希望之中。 

無論如何,你以為的無意義耍廢,其實背後有著你看不見的美好和積極意義。那麼,不如就趁着周末來耍耍廢?最近,Netflix有什麼好戲?

撰文:J.
網上圖片

 
前往下一篇文章  在家一起混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