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習慣想像

上水小學的美麗心房

最近,在上水,出現了一座美麗的建築。純白色外牆,在活動式的木門窗滲進微風和日光,門前有個小竹林和木地台,散發着一份禪意……門牌是一個圓。是cafe?是餐廳?是設計工作室?還是一間店?原來,這是一間津貼小學的儲物室,最近改建成一間「心房」,「那是一個為心靈而設的空間……」

image
image

林偉雄(Hung)是心房的設計師,要不是三年前接到一個電話,沒有人想過,上水的小學可以變得不一樣。「上水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的方子蘅校長打電話來,表示有意請CoDesign替她改造校園。一間津貼學校竟會主動提出這樣的請求,我很好奇。」於是Hung和校長見了一面,一談四小時。「我們談到很多當前的社會問題,發現很多青年人、小朋友都很不快樂。整個香港都求學求分數、要贏在起跑線,整個社會就是講成績,那有誰去兼顧學生的心靈?」

image

快樂,痛苦,都由心生
小時求分數,長大就要追逐成就,每天都活在緊張和壓力之下;曾經,Hung都在這樣的漩渦之中掙扎。「畢業後開始做設計,每天和自己打仗,要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回想當時就好像吸毒一樣,不斷參加比賽,得獎,然後下一次又想獲得一個更大的獎項,但每次的快樂卻愈來愈短暫。」就在那個時候,他接觸到佛學,「佛學有句說話,一切唯心造。我一直以為那是外在的問題,但原來,最根本的問題,都是出自內心。如果可以早一點覺察得到,或者我就能早一點脫離痛苦。」

事實上,誰沒有痛苦?學校裏有很多跨境生、單親家庭、新移民……生活重擔很多,方校長更確信,先辦好心靈敎育,學生將來才可以克服困難健康成長。但要怎樣辦?設計能夠改造學校的外觀,但如何改變孩子的心靈?思前想後,Hung決定為學生提供一個安靜,能夠與心對話的地方。「第一步,是要讓學生學懂靜觀自己。人生之中會經歷很多痛苦,就算有外力也不一定能幫到你;如果小朋友從小就意識到痛苦是由自己的心製造出來的,有問題時,就能幫助自己走出來。」

image
image

 

原本,學校的資金十分有限,別說是改造校園,連改建課室都不夠;Hung看到當時使用率很低的雜物房,乾脆就從這裏動手,將之變成一間靜觀室。幸得華永會贊助以及One Bite Design Studio策劃建築設計,最後把雜物房改造為一個美麗而舒適的空間。在這裏,學生不是要熟讀佛經,而是學習專注,透過各種活動和禪修,靜觀自己的內心,從而理解身體發生的感覺、思想、情緒和行為。

「很多人不發覺,每次send emoji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察自己當下的心情,這已是靜觀。所以在心房中,我們做了不同的emoji磁石,學生每次把emoji貼在牆上,就是一次自省的機會。」Hung也設計了不同顏色的座墊,禪修時學生可以順應自己的心,選擇喜歡的顏色。

相:ALB_8636.jpg,ALB_8540.jpg,ALB_8415.jpg

image
image
image

六心,看見更美的世界
舉動看似微小,卻足以為學生帶來改變。「透過靜觀,他們會慢慢覺察到六心—— 感恩心、同理心、慈悲心、自信心、精進心和智慧心,也就是培養起正念思維。正念是由佛教衍生出來的一個概念,但現今已被廣泛視為一種正面的生活態度,能夠幫助城市人解決因情緒引起的生活問題。」從小開始培養六心,就像為心靈種下一粒強建的種子,面對日後各種挑戰。

image

細心一看,門牌的圓也是由六塊不同深淺的木組成,象徵六心;而這個圓,並不圓滿。「人生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缺口是必然存在的,只有完結時才會圓滿。」這間心房於6月落成,已得到社會很多反饋,Hung將之命名為「心之校園」計劃,期望日後在港九新界,都會有更多學校出現這樣的心靈空間,從心去改變世界。

相片:由CoLAB提供

 
前往下一篇文章  日本職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