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感受自然

我們以為的衛生,未必一定有益於孩子

雙手,無時無刻都要乾淨;褲管沾了雨水?不!

愛乾淨,本來無可無不可,但太緊張、將大自然和其中的細菌完全拒諸門外,或許會弄巧反拙。近年有美國科學家提出「髒養」概念,出版《髒養:美國頂尖科學家談細菌對寶寶免疫力的益處,從孕前起的105個育兒Q&A》,大談微生物和人類免疫系統的關係,破解「髒」的迷思,更提到大家敬而遠之的泥土,原來是有益健康的好東西。

趁「未定性」 愈早接觸「髒」愈好

其實人類的身體是從充滿微生物的世界演化而成,我們的內、外都充滿着微生物和細菌,而細菌和病毒並不相同,圍繞着我們的大部份細菌都對人類無害,甚至有幫助——《髒養》的編輯沈嘉悅在中央廣播電臺的訪問中談到,早些接觸不同的細菌,可以讓小朋友的免疫系統早些判斷哪些菌好,哪些不好,日後即使接觸到一些毛髮、灰塵,系統也容易判別好壞,不會過度緊張、自己打自己,形成過敏。

「我們可以把身體想像成一片熱帶雨林,如果我們的身體是土地,細菌、微生物就彷彿是上面的植物,在我們年紀還很小的時候,植物(菌)還不是很健全,很容易會有新的(好)菌住進來,然後長出自然的(好)菌叢,當我們年紀漸長後,就比較難(讓好的菌住進來),你已經定型了,過敏那些問題要改就變得困難。」他說。

擁抱動物、泥土 可防止患過敏症

因此要擁抱「髒」,原來愈早愈好,其中一個方法是親近動物,因為牠們身上往往帶有許多不同的微生物。網絡上一直有傳言說孕婦不應養貓,指如果貓的身體內有弓形蟲,接觸到牠的大便就會被感染。但其實要「中招」,至少要符合兩個條件:貓已受感染、人類接觸貓大便後沒清潔雙手就進食。因此只要遠離病毒、寄生蟲(而不是細菌),就不用怕髒。

另一個和微生物相遇的方法,是走進大自然。據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芬蘭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某些對人類有益的細菌,在非都市環境中較多;流行病行研究亦發現,孩子與農場動物和植物接觸,可以減少患上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氣喘和皮膚過敏等的機率——土壤充滿着各種微生物,正可以讓小朋友的免疫系統收集數據。這當然不是說要去碰動物糞便、吃腐爛的果實,大自然也有惡菌,有些更有臭味,只要避開明顯會有危險的事物,擁抱大自然對身體往往有益無害。

大人也要讓免疫系統持續演練

微生物除了對小朋友有益,也可幫助大人維持免疫力系統。台大臨床醫學博士黃瑽寧曾提到,免疫力就像消防隊,要經常防災演練,「如果沒有適當的演練,需要派上用場時,免疫系統會很驚慌,不知該怎麼消滅細菌跟病毒。」

勤洗手、用梘液或反成感染來源?

因此,「勤洗手」反而削減了免疫系統演習的機會。另一邊廂,不少醫生亦提到,太頻密地洗手會洗去保護皮膚的油脂分泌,令皮膚乾旱、爆裂,易受有害細菌入侵,而濕紙巾含有酒精成份,更可能使患皮包敏感及濕疹的人發炎。此外,坊間一直有迷思認為用高溫水較能消毒雙手,但其實溫度高的手會加快沖去手部油脂,變相弄巧反拙。因此洗手時次數太多、太力力、溫度太高、太常用酒精消毒,都會令身體更易受感染。

更驚人的是,公共地方的洗手液常被驗出細菌超標,最近就有媒體抽驗食環署轄下公廁,發現有洗手液含大腸桿菌。2013年亦有報導指機場廁所梘液含菌量超標3399倍——如果洗手液容器沒定時清潔消毒,有害細菌就有機會不斷滋生。

「乾淨」,未必是乾淨,而擁抱大自然的「髒」,或者反而才是保障健康的方法。然而,近年香港政府常談發展郊野公園、農地,人與大自然和有益微生物接觸的機會,似乎會愈來愈少。想保持健康,除了多走進大自然,也許我們都該為自己和下一代,再多走一步。

撰文:Rita Wong
想做個溫柔的人,理解更多。由文學跳到社區,再跳到農田。前記者,見步行步地成為了freelancer,忽竟就實現了半農半X。關注不被看見的、可愛的人、創新的事、政策規劃、綠色自然。

圖片:giphy、Getty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