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習慣

養成好習慣:不思考的練習

其實《不思考的練習》是日本年輕僧侶小池龍之介寫的一本暢銷書,早已賣出超過50萬本。現代人總是 強調思考的重要性,失敗時,就認定是因為思考得還不夠徹底。每日修道,他才發現是太多的思考令人 變得無知……尤其是負面思考!「大腦其實是相當蠻橫的器官,喜歡強烈的刺激和負面的思考;負面思 考更能帶給頭腦強烈的電流訊號衝擊,因而難以止歇。」他用了一套方法戰勝大腦,消除惱人的思考, 只要一點練習就能做到!

Method 1:分辨思考與「空想」
其實大部分時間,我們以為自己在思考,其實是在空想。分別在於,「思考」是為了解決當下最適切、 重要的事情,「空想」卻混入了許多無謂的雜訊,思想被帶到不相關的事情上。小池舉了個例子:洗碗 的時候,只需思考怎樣將碗碟洗得又快又好,但如果看到碗碟上的剩菜就開始想:「為什麼不好好把飯 吃完?為何每次都這樣?」然後愈想愈生氣,這種焦躁的感覺就是來自無謂的空想。空想通常不能解決 問題,還會令人忘了手上要專注的事情。懂得有意識地辦別出空想,是阻截無謂煩惱形成的第一步。

Method 2:強化實際感受
「此刻明明想和這個人一起快樂度過,卻不受控地想著無謂的事情。」這種情況相信大家都試過,而且 愈是不想去思考,腦袋就愈不受控,感覺相當為難。此時,就要將意識大幅集中於「感覺」。做法就好 像:「如果當下正在觸碰對方,或是正在親吻對方,就將意識移動到嘴唇的感覺。相對於思考的程度, 藉由有意地大幅增加實際丟感覺,思考或雜訊就會逐漸平息。」 事實上,當我們在動腦的時候,精力都會集中在思考上,因此無論視覺、聽覺,或觸覺都會相對變得遲 鈍,身體感覺被忽視,心靈和身體才會無法諧和。所以停止故思亂想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叫自己「不要 想」,而是打開身體的觸覺,切實地感受。

Method 3:不以思考逃避無聊
當遇上不感興趣的事情,人很容易就會以「思考」作為一種逃避……「會議很無聊,實在是浪費時 間。」「我對他說的東西沒興趣,類似的我都聽過了。」此時大腦會尋求一些更刺激有趣的想法 — 就 正如一開始說的,負面思考會帶來更強烈的訊號,所以思考會自行演變,慢慢轉向負面、消極的方向; 而且內心一旦被雜訊侵佔,新的訊息進不去,生活的感覺、記憶也會變得虛無,成為小池口中的「無 知」。

這種情況,需要做的是理解而不是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運用洞察力發掘出對方的情感及溝通目的, 例如細心體察對方說話的語氣、速度所表達的訊息,煩厭的感覺會隨諒解而減少,而且,再次面對不如 人意的情況亦會更為從容。

Tags : 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