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習慣

自我觀察的療癒練習

做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的醫師

當醫師久了,就會發現醫師不單單是要治病,還是做教育工作。我們經常遇上吃了甜點但不想胖,不做運動但想健康,晚睡但不想不夠精神這類很阿Q的病人,鮮有遇上會反思原因的。不知道要說這是樂觀還是天真,人通常會一廂情願地以為自己會是幸運的一個,雖然結果是可以預期的,但通常都是未發生就以為永遠都不會發生,當疾病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卻不願接受,會怨:「為什麼會是我?」,然後心不甘情不願地去看醫生,認為看病是受苦,繼續在不甘心的漩渦裡自憐、煩惱。

看病,是對自己的身體作出補救的行為,病人是衡量過到底去看病對自己好些,還是不看好些,踏入診所那一刻病人就做出了選擇。然而有很多病人看了醫師後,仍然維持舊有錯誤的生活習慣,期望自己付出了錢和時間身體就能百分百治癒。這些現象看在醫師眼裡是很匪夷所思的。

image

我總括的原因是,現在的人,其實是長不大的孩子,不願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物質太垂手可得,習慣了付錢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於是控制不了欲望,但又不想承擔後果。當後果來時,就以消費者的心態,以為金錢可以解決。金錢是可以買到很多東西,可以滿足人的欲望,但不能停止無常的變幻。疾病面前,金錢只能買一個補救的機會。事實是,每個人都會病、會老,只是你的生活習慣好一些,身體機能就維持長久些。生活習慣不好本身不是錯事,只是個人的選擇,但後果就是身體會差些,這點自己要想得通,看得透。以後要習慣先問問自己的承受能力有多少,才決定怎麼做。如能接受自己以後會患糖取病,那就盡情暴飲暴食吧!如能接受翻風落雨會頭痛,就即管洗完頭不吹頭吧!但如果不能接受,以後還是乖乖飲食知量,洗完頭把頭髮吹乾好了。要知道生病,自己是要負上大部份責任的,心裡就會少了分埋怨,多了分積極。

「食得咸魚抵得渴」,是老生常談,咸魚當然是咸的,吃了就當然會口渴。字裡字外意思都不難懂,為什麼我們看不懂了?是我們的心態病了。疾病本身不難治,難治的是人心,要改變人的慣性思維,從而令病人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比治身體的病難太多,所以我通常花很多時間去跟病人聊天,引導他們思考自己要為自己負責些什麼,改變些什麼。

不如做個小練習,試試由今天開始,習慣遇上什麼事,尤其在沮喪、煩惱、苦悶時,先反觀自己有沒有什麼做得不夠好?有沒有什麼應該作出的改變?你就會發現煩惱會少很多,因為會漸漸體會到,自己的改變,才是治病的關鍵,這不論是對心理還是生理都非常有效,會發現,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醫師,而且還不花一毫子。


碧姬
註冊中醫師,隨外派工作的丈夫住進塵土飛揚,喧鬧熱情的印度。相信每個經驗都是人生課題,相信每份因緣都是來得剛剛好。

碧姬 FB Fanapge : https://www.facebook.com/bombay23


Tags : 好習慣
 
前往下一篇文章  習慣學習:宅男要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