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習慣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體有內置時鐘機制?

自細長輩就教導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早睡早起對身體好。追溯到古人的生活,朱子家訓亦云「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但現代人的生活早已和上一個時代脫軌,夜夜笙歌、通宵達旦才是正途。究竟在上一輩和年輕人的鴻溝背後隱藏了甚麼故事呢?

師兄,夠鐘起身喇!

人體的荷爾蒙就好似小管家一樣監控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日常如女性的月經週期、做運動時的愉悅感、面對突發事時的緊張感等都是各類荷爾蒙在我們體內互相協調。同樣地,我們的作息時間亦在荷爾蒙的管制之下。

隨著黑夜降臨,腦部中央的內分泌腺松果體會加速分泌一種荷爾蒙 —— 褪黑激素(Melatonin),以降低我們的體溫及引起的睡意。褪黑激素一般會在晚上9點後開始分泌,到早上6點至7點陽光入屋的時候松果體感知到早上的到來就會停止分泌。這個精妙的「人體時鐘機制」由 3 位美國的遺傳學家 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 和 Michael W. Young 共同發現,並因此發現,獲得 2017 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唔通我個腦壞咗?

既然日光可以調節作息時間,那麼為什麼現代人們經常失眠呢?瞓得唔好,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藍光喇!電話、電視、電腦所釋出的藍光會透過眼睛刺激大腦,抑制松果體釋出褪黑激素,所以就算熄燈睡在床上,大腦依然會繼續馬不停蹄地思考。

那麼南北極、經歷 24小時白晝、黑夜的人又可以怎樣調節呢?人體的複雜程度當然不會三言兩語就清楚解釋啦。事實上,人在清醒的時候一種名為「腺苷」(adenosine)的物質會不斷釋出以增加大腦的睡意。工作時間越長,疊加的腺苷就會愈頻繁地提醒我們要瞓。而睡眠會令腺苷的活躍度下降,所以就解釋到為何午睡會反而令我們晚上難以入眠。

總括來看,管你身處何方、何時起床,身體為了你能健康運作,都會有內置機制,希望你有足夠休息。所以大家都要留意身體給自己的信號,好好工作,好好玩樂,好好休息才是正事!

撰文:CCharlotte
圖片:Giphy

Tags : 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