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Good Bites

好好回應自己的情緒 學習情緒傳意 回應情緒的4個步驟

每個人天生都有情緒,喜怒哀樂。但怎麼逢說到情緒,我們便馬上聯想到一個字:病,彷彿有情緒就是不好。其實情緒是上天給人類了解自己的一個重要提示。近年,我們常說要認知情緒,察覺情緒來臨,也要學習情緒傳意(emotional literacy),能分辨和理解情緒,繼而回應自己的及他人的情緒。

回應情緒,先知什麼是情緒傳意(Emotional literacy)?


「情緒傳意」一詞於1997年由美國溝通分析心理學專家Claude Steiner提出,用平常人的說法,可以解作是彼此明白你有壓力、我有壓力,只要能清楚辨別,知道你和我都有情緒,便可以減少人際衝突,也較少出現傷害自己的行為,甚至傷害別人。

既說是情緒,那是一種很本能的特質,所以千萬不要強迫自己擺脫情緒,或禁止他人有情緒,而是要好好學習管理情緒,並作出歸納,來學習一下心理學家們提出的一些方法:

回應情緒的4個步驟

選擇情境 —— 改變外在環境,從而管理情緒
認清自己怎樣可以覺得自在,又什麼時候會感覺不安,調節外在環境來管理情緒便好。例如覺得喝杯咖啡能讓你放鬆下來,便稍為放下手上的工作,去pantry泡一杯咖啡。幻想自己在咖啡店,可有效掌控情緒。

轉換情境 —— 預知了,便好好為自己準備

情境選擇是關乎四周情境,情境改變則是內在的轉變,譬如,明知遇上前度會心有不舒服,那麼在未見他/她之前,先預測自己的情緒和可能出現的反應,當你早作準備的時候,可將情緒爆發減到最低。

轉移視線 —— 別往痛裡去
《國產凌凌漆》裡有說,「古時有關雲長全神貫注下象棋刮骨療毒,今日有我凌凌漆聚精會神看色情電影鑿骨取彈頭」。當疼痛的時候,若專注力放在「痛」上你會覺得更痛,別一頭栽到痛裡去,轉移視線﹙distraction﹚可減低相關情緒的出現及其帶來的影響。

改變角度 —— 改變想法,情緒隨之改變
大多時候,事情好與壞,在乎我們的角度和認知,當你能作出適度的調整,重新思考事情的意義,便可改變情緒。至於如何改變?可能是讀本書,跟朋友聊聊天,或改變一個習慣,都會帶來不一樣的轉變。

總括,要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再學懂控制和回應,你會更加了解自己。

撰文: Heidi Wong
圖片來源:《玩轉腦朋友》

Tags : 習慣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