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Stay with me

閉上眼睛,在家泡一趟身心聲音浴

平整床鋪,戴上眼罩,放個枕頭,蓋好毛毯,拿出家中的耳機,在家中泡一趟聲音浴(sound bath)。此時,耳際響起雋永的銅鑼,空靈的頌缽,起伏錯落,一時嗡嗡迴盪,一時悄寂無聲,三百六十度環繞,身體像浸浴般放鬆下來,身處斗室,也可以神馳廣闊草原。

不同一般聲療,用聲音對應身體狀態

聲音治療並非新鮮事,坊間也有不少演奏頌缽和銅鑼的聲療師。香港當代藝術家及實驗音樂家Shane Aspegren舉辦聲音浴體驗多年,他的藝術和音樂背景令他創作的聲音與別不同,除了瑜珈和冥想的元素,更加運用他音樂創作的經驗和對節奏的直覺,在聲音浴中加上自製樂器、電子音樂和立體頻率演奏,配合科學原理,讓人了解到聲音浴並非什麼神祕難明的事物。

研究腦電波的學者指腦電波有五種不同的基本波段,不同的精神狀態下,大腦會出現不同腦電波。Aspegren想到用聲音頻率來對應深層睡眠狀態的Delta、淺睡或冥想狀態的Theta以及清醒時感到輕鬆自若的Alpha,與身體產生共鳴迴盪,幫助人放鬆心神。

每次他都會準備舒適場地,以樂器的振動帶領人進入非常規的意識形態,完全沉浸其中,探索聲波對身體能量物質的影響。早前香港藝術中心更找來化學系博士林潤華、神經科學系博士Ryszard Auksztulewicz及概念藝術家⿈潔宜親嘗Shane的聲音浴,三人在網上與公眾分享,告訴大家如何用科學理解聲音浴神奇的治癒力量。

每日頻率,在家也可做
因應疫情,大家未必能親身嘗試聲音浴。Aspegren想出了聲音浴的變奏,創作像「試用版」的每日頻率(daily frequency),讓人們在家選擇合適的頻率,在簡單的家居環境中放鬆自己。聲帶以赫茲(Hz)分類,也可以當成聽力測試,觀察自己對不同頻率的反應。不過他千叮萬囑,要用上家中最好的耳機,因為他創作的是立體聲佈局,左右耳各自接收不同頻率,再結合成特定的頻率。


另一角度看來,這些聲音也算是Aspegren的作品。他以音樂和聲音創作著名,一直研究聲波對人體心智和生理的影響,已經在全球演出過百場音樂會,足跡遍佈亞洲、歐洲、北美各地院校、博物館及畫廊。兩年前更與聲音藝術家楊嘉輝一起創作了《Possible Music #1》 ,在古根漢博物館展出。穿着軍樂服的他於廢棄校舍打鼓演奏,完美展現出他以節奏帶動身體,在演奏中形神合一的投入忘我。


現在一起來聽聽:https://www.instagram.com/dailyfreq/
https://soundcloud.com/shaneaspegren

撰文:Fong Sun
圖片:Unsplash、HART Haus、Shane Aspegren、文化按摩師短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