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習慣見面

Potluck 分餸吃的聚會

x

先問問大家:你有試過一邊拿著手機爬 newsfeed,一邊獨自吃飯嗎?

Sherry Tuckle 的《在一起孤獨》(Alone Together) 說得很妙:「科技給了我們從來沒有過的人際網絡,卻讓每個人更焦慮、更孤單。」科技把我們的朋友圈子無限擴大,但親密朋友的圈子卻縮得比電話屏幕還要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只剩下讚好或留言。你或許會知道 Facebook friends 剛才去了哪裡打卡,但卻連他的聲線是怎樣卻沒甚麼印象。那邊廂,我們同時與多個朋友在網上談天;這邊廂卻在孤獨地在冷清得只剩回音的屋企「扒頹飯」。與其餐餐一人前,不如組織朋友和街坊各自煮兩味,來個 potluck party,以新玩法和朋友街坊見個面。

「Potluck」一詞最早由莎士比亞時代的 Thomas Nashe 提出,原本意謂隨意煮來宴客的菜式。後來,在美國興起這個玩法:每人帶來一個「pot」的住家菜互相分享,大家煮甚麼?就得看當時廚房有甚麼材料,廚師「靈感到」即興想煮甚麼了。「Pot-luck」這個詞語就是這樣來的。

這一期,我們的主題是「習慣見面」;在這個時候提出「Potluck」這個玩法是最合適不過。在香港地,越來越多人獨居,即使想自己下廚,想多煮幾味又吃不完。在外吃又貴又單調,想開懷吃住家菜,還有甚麼比 potluck 更理想?

image

有些人甚至為 potluck 賦予改善社區的意義。有位印度人 Jay 在柬甫寨一個僻遠家庭吃過一頓飯之後,啟發他創立了 MealSharing.com,宗旨是鼓勵世界各地的人分享自己的住家菜。他相信這個形式可以透過分享資源來建立社區,鼓勵更多人下廚建立更健康的習慣。

所住的社區比較少提供素食的餐廳,於是早前忽然心血來潮,在 Facebook 群組相約同樣茹素的街坊來一場 potluck。反應好得出乎意料之外,終於某一個晚上, 大家各自煮了一款素食,在公園涼亭攤出來盡情地吃。下廚癮滿足了,還見識了新菜式,煮一味,吃大餐,不亦樂乎。最重要的是,幾位素未謀面的街坊都參加了,在閒聊之間說自己比較內向,少認識新朋友。原本的百樂餐,最終以「姊妹淘傾心事」環節作結。起初只想大快朵頤,最後沒想到為別人帶來了一點正能量。

所以你說,potluck 是不是有社會意義?為了大家的健康飲食,為了聯誼,約朋友街坊來一場 potluck 吧。

image

作者簡介:Ren Wan

換物組織「執嘢」創辦人之一,傳媒出身,採訪環境及社會議題,現以文字工作維生,無償正職為環保工作,最關注廢物及過度消費議題。

圖片來自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