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習慣見面

一圍枱的婚宴

你覺得,到底只能邀請一圍賓客的婚宴恐怖,抑或一進場看到一百二十圍的陌生人可怕?

社交媒體世代,求婚、影pre-wedding、過大禮、上頭,誰沒有看過?近年更免不了面書直播接新娘,數千朋友圍觀助慶屬等閒事;但整天(年)招呼親朋好友為各項細節操心以後,新人們,如果可以倒帶,你還確定這場人生大騷要有紅館排場嗎?

你和誰結伴前來?
「座位表永遠是新人最怕沾手的事情,很多人都會拖到最後一刻才硬着頭皮面對。」婚禮策劃師Philip Carr 在澳洲《Vogue》訪問時說道—— 西方婚禮的座位安排,誰跟誰坐相鄰是一場大學問:誰跟誰聊得來、誰跟誰不,少點功力隨時釀出關公災難。

東方傳統?倒是要湊夠一圍比較重要,除了因為場地計數,還要取其「完整、圓滿」之意。只是要湊夠十二位好友熟人滿滿一檯說易不易,結果傳統港式婚宴上不難像茶樓搭枱:「近排點呀?好唔好景呀?」、「哦忙唔忙呀?得閒食飯啦!」、「喂!好耐冇見喎!」、「生咗喇?個B幾大呀?」。同枱食飯,各個來自不同成長階段的好友卻各自修行:「我係佢中學同學」、「我哋係大學同學。」、「做盛行呀?」⋯看似怪異卻又經常在身邊發生。

2018 年8 月新聞,加拿大一名準新娘為求一個童話式婚禮,要求每位賓客付1,500加元(約港幣9,000元)支持婚禮進行,婚前四天卻只有八人回覆出席。她最後取消婚禮並在面書訴苦,「怪獸」如此,認真不得了。(圖片非當事人)

如果婚姻是戀愛的墳墓,最近一場戀情告別式,或許可以為大家帶來點啟示。

不如,我哋從頭來過?
來自美國的Talya Meyers 早前在網上撰文分享自己的「微型婚禮(micro-wedding)」,旋即獲網民注目。Mayers 今年夏天跟任職大學教授的丈夫結婚,為了儲錢上車,他們選擇婚禮一切從簡—— 在加洲海邊跟十位好友聚餐,各人可以盡情享受自己喜歡的食物、酒及甜點,連同新人在內,整個「婚宴」人數不過十二人。「這個微型婚禮只花了1600美元(約港幣13,000元),」不貴、不華麗,但新娘盡歡,賓客也享受。新娘說,「而且我沒有任何壓力!行禮時,我最親近的人都在我身旁,像是儀式的其中一份子,」輕鬆寫意同時又能跟摯親共享心情,怎能不叫一眾香港新人恨得牙癢癢。

如果只能邀請十二人來自己的婚禮,你會邀請誰? 會不會有那麼一位,當年說好當伴娘/郎的好友,今天在生活中已經默默退場?

關於婚宴,身為資深姊妹團的筆者聽過太多「何家人情何家分」的故事,所幸近年看到愈來愈多的婚宴可能性:在文青咖啡室大宴親朋、搞相展、海上派對,誰說港式婚禮只能在婚宴專門店?婚禮只有一時,婚姻卻是一輩子的事;完騷之後,才是真正開始,祝旅途愉快。

 

作者簡介:

十二

小島居民,前記者,曾為時裝美容旅遊小城社會前線努力筆耕,現在每天從數據尋找人性點滴。感激每個願意分享故事的陌生人;能為你寫故事是種幸運。

 

照片: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