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習慣

習慣看見:多得你讓我看見

或者你已經留意到最近有一條微電影《太平地》,是關於在深水埗地攤的故事。系列名叫《謝謝你看見》,都在說一些「小人物」的「小故事」。有人看完,卻在留言寫道:「謝謝你讓我看見」。

我們都太忙,太辛苦,每日要達到好多目標,完成好多工作……然後,看一看我們的城市變成一件奢侈事。像系列的策劃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蔡劍華所言:「要人認真去看看這些風景不是必然。我們分享,其實是想大家共同看見。」
要問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要別人餵飼才懂得看見?

image

曱甴其實愛乾淨

片子是導演歐文傑拍的,故事由一隻曱甴開始,人要把它踩死。那是歐文傑親眼在深水埗地攤目睹的一個情景:「我當時不斷在想,這幕是什麼意思?」曱甴,當然是我們不愛看見的東西。「但其實曱甴是很愛乾淨的生物,我們以為曱甴污糟,都是因為標籤。標籤讓我們看不見真實面貌,總之不理。就好像要撒鹽水在街上讓露宿者不能鋪紙皮睡覺。」我們標籤了那些是不好的,便用盡一切方法去「不去看見」。

但有誰用心了解過曱甴?

image

是共生不是施捨

看着微電影中擺地攤的人,我們也有標籤──那些是弱勢社羣、那些是小人物。大人物在施捨,小人物在受恩。然而,強弱就是靠身家、權力來衡量嗎?不如拚棄「施捨」,我們求的是共生。「所謂最弱勢的人也有專長。何不在這個社會環境,讓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發揮最大潛能、去謀生?」蔡劍華、以及微電影的贊助機構代表伍尚敦說,不是要改變人的價值觀,不過給你多一個角度去思考生命。

在深水埗,一個香港最貧窮的地方,擺地攤的街坊就是用着自己的方式去生活。這是屬於他們的鄰里關係,是一種人情味。在這個霸道的城市裏,他們求的是什麼?不是施捨,而是,我們的一個肯定。

image

樹大招風,更要太平地

最後,問歐文傑:微電影在網上有很多“share”,但過了一段日子呢?我們每天看見太多資訊,今天的頭條淹沒了昨天的《太平地》。到頭來,我們看見了,但又什麼都看不見了?尤其是,社會定義了什麼是有價值的人和事,什麼不是,太根深蒂固了。歐文傑說:「我不會這樣看。我們每個人都會被時代、社會和周圍環境影響我們,但我們都是獨立個體,要有自省能力,思考怎樣自處。」

image

他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有份執導的《樹大招風》在台灣金馬獎獲得好成績,沿途碰上電影的剪接師,剪接師對他說:「看了你的《太平地》!下次有這些企劃,叫我幫你剪,不收分文也可!」我們會灰心,我們會質疑,但其實,有心人無處不在。

這世界不只一種人。

立即看看微電影《太平地》吧:

Tags : 特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