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習慣

【習慣發現・我好不好】抑鬱症急救手冊

情緒病有好多種,無論病徵和治療方式都大有不同。上一次我們就曾經對比抑鬱症及鬱躁症之別,
今次就針對抑鬱症來一個「救人自救急救包」,希望不論患者本身,還是家人至親,都能夠知道解決方法,一起齊心抵抗「抑鬱症」這頭惡獸!

「救人自救急救包」抑鬱症篇:

自救方法:

1.首先自行作評估
究竟是抑鬱症還是只是情緒低落?根據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小姐所講,如果對心理狀況有所懷疑,首先可以完成以下小測試,作初步評估:

A) 過去兩星期,你是否幾乎每日大部份時間都感到情緒低落或難以感到快樂?
是 / 否

B) 過去兩星期,你是否幾乎每日大部份時間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
是 / 否

C) 過去兩星期,你有否經常出現以下情況?
– 食慾改變
– 失眠/睡眠質素變差
– 說話/行動緩慢,坐立不安
– 容易疲累
– 難以集中精神
– 信心下降
– 有不想生存的念頭

D) 上述情況是否對你造成明顯困擾,或對你的生活,例如學業、工作、社交等,是否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
是 / 否

根據國際診斷抑鬱症標準,如果你..
– A或B項,回答「是」
– A、B及C,共選了五項或以上。
– C項,選了三項或以上。
– D項選答「是」。

你有機會患上抑鬱症,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協助。走出框框,正視問題!

2. 不要碰任何酒精、咖啡因及毒品
第二,當情緒長期低落,有機會想借助以上的途徑去嘗試宣洩心中抑壓。但請100%避免以上行為,因為以上方法只能提供一下子的興奮,並不治本之餘,更有損大腦機能,加劇心理負擔。不要向自己的身體「施暴」,好好愛護,康復時你會感謝自己的堅持!

3. 打電話,與朋友傾訴
當抑鬱找上自己,無可避免的孤單、寂寞感不斷充斥整個人。拿起電話,找一個信任的朋友吧!不要覺得騷擾別人,你坦承的分享,說出心中話,能讓擔心你的家人和朋友感到安心。

救人方法:

1. 從病者角度出發
觀察到朋友有異樣,勸他們盡快就醫,聽起來好簡單,但其實很多情緒病人諱疾忌醫,不是因為怕食藥,而是怕外界對他們的「標籤」。怕被「標籤」後,會被歧視,在社會上難以立足。所以如果單一從我們的角度出發,責怪他們諱疾忌醫,反而會令大家關係惡化,將來要再開解他們難上加難。因此鄒小姐建議朋友、家人首先要了解病人拒絕就醫的原因,找出源頭,轉而用書籍、其他媒介去引導他們了解自己的情況。同時間從外界吸取資訊,也可以打破自己對他們「固執」的誤解,一步步讓患者正視問題癥結所在。

2.不要說「冇用」、「懶」
不少患者在抑鬱期間都會出現卧床不起、百無聊賴的情況,千萬不要試圖用激將法去激勵他們。用「你都冇用嘅!」、「做咩咁懶」等語句去批判他們。因為情緒病本不是用意志力能夠克服,也不是單純努力不懈就可以康復的病症。以上的語句只會加劇他們的病情,增加他們的愧疚感。

3. 多觀察患者用藥份量
好多患者服藥後,因為皮膚乾燥或其他副作用,令身體極其不適,自行減藥。但自行減藥卻會令病情反復,所以身邊的家人最好盡量了解藥物的用法,觀察病者的用藥情況。用「抗生素治療」的比喻法去講解服藥的過程,要完成整個療程,跟隨醫生指示,才可以減藥,讓患者了解定時用藥的重要性。

在香港,差不多每五個人,就有一人曾經被情緒病困擾。當情緒病彷彿離我們很遠的時候,它卻能夠無聲無息地進入生活之中,打亂患者的生活節奏,甚至人生規劃。它不像其他生理病,有藥物可以百分百成功治療,但我們只要細心觀察,加上同理心和適當的技巧,不但可以自救,還可以成為別人的心靈良藥!

鳴謝資料提供:藍天心理諮詢中心 鄒凱詩臨床心理學家

Tags : Good Bites
 
前往下一篇文章  成長沒有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