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有一種生活叫 _ _

穿梭在街頭鬧市的古人

與 Brian 相處短短幾小時,無論是他身上的穿搭,還是言談間那種逍遙安閒的氣質,都讓記者一瞬間恍神,他不是屬於這個時代的人。

初見 Brian,一頭長髮,留著鬍鬚,腳踩木屐,劍道服外面搭一件木棉羽織,就像從某個日本古時代直接走出來的樣子。別以為因為他開了一家日本古著店「百川」才那樣穿,事實是一年 365 天,他都是這樣穿出街:「當你找到一個方式,而你自己舒服的時候,你會喜歡以這個方式行下去,不會想別的太多。」

在香港這樣穿,走在路上往往回頭率十足,Brian 笑說,每次坐 Uber 都會被好奇的司機問足一程車。他坦言,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每天這樣穿著,除了自己喜歡,他也希望能成為一本「行走的教科書」,承傳古著文化。

「我們穿上身的,其實是歷史,不止是一種風格。」Brian 會花大量時間翻查書籍,研究衣服背後的歷史文化背景。他對古著的喜愛,來自衣服背後的故事。

為了解衣服背後的歷史和文化,Brian 翻查許多書本,當中不乏以日文書寫的古籍。他打趣說感覺像當年寫大學 fyp 做 citation。
在今天被視為潮流的拼貼補丁,對古人來說是一份掙扎。

穿古著 度過春夏秋冬
在寒冬,街上的人大多穿著羽絨、大褸,把自己裹到頸巾裡,Brian 身上的衣服看似薄薄的,讓人懷疑是否真的能保暖。「很多人覺得穿古著很怪,因為覺得不符合現代都市的需要。但反而我覺得是,你如何理解以前的人在那個時期或那種天氣裡的生活。」

原來,在冬天穿古著也可以很暖。Brian 告訴我們,古人有很多 layering 的內襯服,一件白色肌繻着(日本傳統全白內衣)、保溫夾棉背心、劍道服、夾棉外套,其實已經好暖。

他談及自己的穿衣習慣,冬天會以劍道服為主,夏天會以半纏為主。劍道服或半纏做 base,然後入面很隨性地,穿大地色系的 T-shirt 或者白色襯衣。穿在最外面的羽織,放到今天的語境來說,就是一件韓式大褸:穿在最外面,百搭又修身,真正把古著融入現代衣著之中。

將古著融入日常生活
古著多半給人感覺舊舊的,就以襤褸(Boro)為例,充滿拼貼、補丁,而的確是因為古人很窮,對自己的衣服很珍惜,破了又縫,縫了又補,一代傳一代而形成。「如果一個人,他明白這些衣服之所以『爛』,是因為以前的人對一件衣服的尊重,他也會懂得尊重。」但穿著充滿「補丁」的外套,大時大節出席家庭場合,又或朋友婚宴,不會被說「不體面」嗎?「大時大節、新年時會預備一件色彩繽紛一點的。」Brian 笑說。最近參與朋友的婚宴,他也只穿一身古著入場,但他其實也有一套恤衫皮鞋以防萬一,「我不是食古不化,一定要每天都著古著。」

現代和古代衣服混搭的layering。

Brian 每年都會買一對新的木屐,然後一整年都只穿著那對木屐。他指了指自己踩著木屐、光脫脫的腳:「在冬天著屐應該是會穿足袋的,是白色的襪袋。」只是他本人本身不喜歡穿襪而已。穿木屐不會很難走嗎?他笑言,常常穿著木屐行山呢!就那樣,他穿著木屐上天下海,步過春夏秋冬 —— 木屐,大概跟穿高跟鞋和靴子,習慣就很好走。

Brian笑言,如果在和記者到街上賽跑,有信心跑得比記者快。

穿古著,不少人覺得很「型」,但也有不少人會卻步,「吓,古著咪即係死人衫!」Brian說,我們不能否認它是一件舊衣服,既然它是一件舊衣服,那麼有沒有人穿著它死去,我們不得而知。「買一件回憶,就應該 respect the story behind。」如果真的有人穿著過衣服死去,對 Brian 來說,反而加添了衣服的意義。

Brian的 pop up store內有不少年代悠久的古著。

對待衣服的態度,許多時候也是對待人生的態度。「許多時候,我們太介懷別人的response,而那個 response 變成了我們的日常。」主流以外,其實我們還有好多種生活方式可以選擇。

日本人經過歷史沈澱的智慧,以一針一線的方式,沈澱凝聚在古布中,這些古著輾轉流傳到Brian手上。在營營役役的城市中,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慢慢地,實踐從古著領會的哲學。

撰文:Ally
攝影:Fung @mlifly

Tags : 主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