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日本「屬人器」
一開始,先來一個有趣的統計數字:全世界大約有三成的人用筷子吃飯,約四成的人直接用手,其餘三成的人用刀叉和勺子。那麼,你很容易抺殺從西方傳入,只因西方的飲食文化是用刀叉;用人直接進食的也不用考慮吧,既然用手又怎會使用公筷?那麼,最大可能是日本和中國了,因為這兩個國家正是最多人使用筷子。但其實,日本和中國使用筷子的方式大有不同,正是源於飲食歷史和生活習慣的差異。
先說日本。
原來日本一直有一種被稱為「屬人器」(個人用品專用)的習慣。如果你試過去日本家庭作客,日本人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自己專用的飯碗、茶杯、筷子;若有客人來吃飯時,更有客人專用的餐具。更有趣的是日本人的「屬人器」更有長幼尊卑的隱喻!爸爸的筷子又長又粗,媽媽的筷子比爸爸的短而且細,而孩子的筷子則是兒童尺寸(真佩服日本人的細節);而顏色和款式也都體現了各自的喜好,兒童筷多是「卡娃兒」的卡通形象,這樣,筷子各有特色,即使是一家人,使用時也不會搞錯。
正因為有「屬人器」,餐桌上的菜餚都會配上公筷,每個用餐的人都不得用自己的筷子從盤子裡夾餸!
俾面我才夾俾你
反觀中國,首先中國的餐飲多是大排筵席,最愛菜式放滿一桌,越豐盛越能突顯派頭,這樣若用起公筷便諸多不便。不過,更弊的其實是「客套」文化!大家坐着一起食飯,就代表「大家都是自己人」,不要客氣;甚至是主人最愛用自己的筷子把餸菜放到別人碗裏,以表主人的熱情和周到。所以,說到底公筷文化不可能是從中國帶起的。同樣是「使用筷子的國家」,日本人更容易發展出「公筷文化」。
最後,這裏不是要比較孰優孰劣,但在疫症當前,讓我們來學習日本人的「公筷文化」吧。
撰文:郭昊軒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