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習慣關係

身邊總有個遲到朋友? 遲到的人的時間觀念跟他人不一樣 轉個彎要一個小時

你的朋友裡有個總是遲到的人嗎?還是,你就是那個慣犯?按道理來說,香港的教育制度有這麼多框框條條,規行矩步、恪守紀律的人應該很多,不應該有那麼多人習慣破壞規矩或者不信守承諾。有心理學研究指出,人們對時間的掌握其實並不精確,愛遲到的人其實並不是本質上比別人叛逆,而是他們對時間的認知是相對扭曲的,準時的人認為的一分鐘其實只有五十多秒,而習慣遲到的人所認知的一分鐘卻有接近八十秒。換言之,雙方對時間的掌握,從每分鐘這個單位來討論,便有廿多秒的差異,分分秒秒累積下來,形成「時差」。

完美主義者意外都是遲到朋友


越追求完美的人對細節的要求、掌控越高,自我認同感較他人強,但也很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因而產生錯誤的時間預判和風險評估。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對自身的認知存在偏差,可是由認知偏差衍生的行為模式是很難被改變的。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完美主義者的吹毛求疵,比如說出門時若發現鞋帶可能綁得有點鬆、所帶的文具好像快將沒墨水,一般人可能會礙於時間緊張,選擇先出門待問題發生或登上交通工具後才處理;而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很常會對大腦傳遞:「這種小事可能很快處理」、「若在人前處理問題觀感未必很好」等訊息,而耽誤了出門的時間。

緊張大師也是遲到常客


意外地,做事驚驚青青的朋友也是遲到常客,不過一般來說他們遲到的程度是很輕微的。相比起動輒以小時為遲到單位的朋友,他們的遲到時間多半落在十五分鐘內。有些人做事驚青拖沓,怕A怕B就是不敢做決定,待火燒眉睫時才會行動。這種情況其實好比上司、老師給了你一個限期,有無數念頭閃過卻又無從入手,最終在無路可退的緊迫感下,壓力使腎上腺素增加,激發潛能完成任務。不過,上得山多未必每次都能踩點趕上,就好似在校園裡總會聽到deadline fighter悲鳴,只差那幾分鐘。

安全感低的人不敢早到 所以遲到

遲到是缺乏安全感的人自我防禦的一種途徑。不準時赴約往往會被說成不尊重,因此當看重一個人或一件事時,早到便可視為量度人在面對一段親密關係時的深層想法。而這種對事件或他人的重視亦同時在對外示弱,因此有一些人會刻意遲到來宣示自己在關係中的強大和重要。主角當然是壓軸出場的概念在外國還有一個時尚的說法——fashionably late,嘴上說著很抱歉我遲到了一點點,其實內心不以為然,吊吊大家胃口。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藉口,身邊準時的人越來越少,與其問身邊總有個愛遲到的朋友,不如問你身邊的朋友準時嗎?

撰文:馬來時
圖片來源:《Her》劇照

Tags : 習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