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習慣綠

古董相機,不再只放在櫥窗

從正面看,它們是一部部放在陳列櫃上的古董相機;反轉背看到的是時下的Fuji Instanx 即影即有相機,膠水邊處處,手動改造的痕跡顯露無遺。有一部甚至裝了木盒,可利用手動滑輪把鏡頭推前拉後,有些金屬風格的則「Back to the Future」味濃。這些不是甚麼藝術品或玩具,而是可以正常運作的即影即有相機。卡嚓一聲,Mamiya相機的後上方又出現了一張即影即有相。

在這個追捧最先進的年代,一部相機的命運就是從光鮮的櫥窗,逐步退隱至封塵的抽屜,眼巴巴看著物主轉頭追捧鎂光燈下的新品。但另邊廂,這個城市裡有這樣的一群人,偏偏把不再屬於現代的菲林相機起死回生。他們四處搜羅古董相機的殘存軀殼或肢體,把它們拆解再「牛頭搭馬咀」地重新裝嵌其他二手零件雜項,本來已被時代淘汰的相機雖然肢體被換掉,但偏偏以煥然一新的面貌繼續活用下去。不是為環保的環保,也許環保就應該是這樣的吧。

這班「camera hack」的其中兩個人,就是「會長」和「阿峰」。一個是熟練機械和工程的海事工程從業員,一個教油畫的。

「會長」之所以有此稱謂,大概因為他早在七年前已經開始這樣做,原因是相機壞了但不想拿去修理。「我知道原廠也是會把相機的proofing back 拆解出來,於是我想:那麼不如自己動手吧。當時已經有很多人在改機,但沒有人做這個format,於是就做了。」會長改裝的第一部相機是日本品牌Mamiya 相機。他解釋說:「那款相機原來是記招常用,但這款110 機的成像範圍大,所以我想嘗試改成全手動,手動的魅力就是沒有太多限制。」在不知道會否成功的情況下,會長便「膽粗粗」嘗試用二手組件改裝成第一部擁有Mamiya 面孔的即影即有相機。

原本只會改裝鏡頭的阿峰也是把Mamiya 改裝成Polaroid 195,他當時只是想:「為甚麼即影即有相機不可以拍得出景深?」於是他結識了會長,陸續與幾位朋友一起,並聚集了三五朋友一同改機了「數以不盡」的即影即有相機。

他們改裝的相機樣貌各異,對一個不諳相機美學的人而言,它們唯一的共通之處是:全自動的即影即有相機,加裝可以手動的陳年相機機身。但對於他們來說,這些相機的奧妙之處遠多於此。會長解釋說:「數碼相機的設計是以感光為先的,但想拍攝到質感就一定要用菲林機。」

 

一個身軀,不同來歷的二手組件
為了裝嵌這些相機,他們經常到鴨廟街的二手地攤,或者在網上搜羅殘舊的相機組件,有時候甚至要不停挖掘才找到合適的組件。他們主張用二手組件,物盡其用,相信這樣可以讓本身應是垃圾的東西重拾價值。會長形容這個過程為「器官捐贈。」

 

「那些鏡頭和零件本身都是被遺棄的。它們把即影即有相和這些過氣相機的價值昇華了。」

昇華了的不只是組件,原本已過時的相機亦得以重生:因為這些相機的相紙都已不再生產了。「沒有相紙,它們只會被放入櫃擺一世。例如120 菲林已經不再流行了,換過格式就可以繼續重用。」

會長為這部相機加裝木身,他表示這是仿照Mamiya 的設計,鏡頭可以向前推進。

 

用時下的即影即有相紙,拍出古董菲林機的質感。

 

作者簡介:Ren Wan

換物組織「執嘢」創辦人之一,傳媒出身,採訪環境及社會議題,現以文字工作維生,無償正職為環保工作,最關注廢物及過度消費議題。

攝影:何岳

Tags : 習慣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