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習慣發現

其實你不是餓

剛剛才吃飽了,但還是「口痕」想吃東西;大吃大喝後,心中又滿有罪惡感——這會不會也是你的寫照?也許這不是餓,而是「借吃消愁」;餓的並不是肚子,而是大腦。

何謂情緒性進食

「借吃消愁」學術一點來說,被稱為「情緒性進食」(emotional eating)。《不節食更健康》一書中,作者兼營養學家 Pixie Turner 就指出,「情緒性進食」是「當人們在身體尚未感到飢餓時吃東西⋯⋯他們利用食物來滿足另一種飢餓感—情緒上的飢餓感、心理上的飢餓感,或是精神上的飢餓感。」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comfort food」,一吃就令人感到安慰與滿足。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的 Julie Locher 教授指出,人在情緒性進食時,大多會選擇四類 comfort food,分別是懷舊食物(兒時味道)、放縱食物(油炸物、甜點、飲料)、方便食物(隨手可得的零食)與物理性食物(冬天渴暖糖水、夏天吃冰)。

為何你總是餓?情緒性進食在作怪

所以會出現情緒性進食,主要原因是壓力。當人面對長期壓力,會刺激腦部分泌皮質醇,抑制胰島素。糖分進入不到細胞,細胞就會發出飢餓訊號,令大腦產生攝取碳水化合物的慾望。然而,這些飢餓感並不是因為真的肚子餓。另一方面,comfort food 大多高糖、高油脂,口腹之欲被滿足,會令人短暫地感到快樂。

但當內心需要未被滿足,人就容易陷入「情緒性進食」的循環。下次再想吃 comfort food 前,先喝杯暖水思考一下,也許真正的需要不在於此!

撰文:獨行女子 @itsmenml
圖片來源:The Simpsons

 
前往下一篇文章  孤單是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