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習慣發現

【我們的人生故事】習慣發現,中環的呼吸空間

在急促的城市生活,你我他都需要一片獨特的空間,讓我們可以放慢生活步調。那可能是某個公園、某個海傍、某間Café,而對中環街坊陳鈞量來說,大館就是那片獨特的空間,教會他慢活的可能。

由細見到大 中環的那棟神秘建築

陳鈞量已經記不清去過多少次大館,有時去聽音樂會,有時去看展覽,偶爾約朋友在這裡的餐廳碰面,「對我來說,大館就是在中環有了一片讓人呼吸的空間。」

自小住在中上環,現在也是中環街坊的陳鈞量,從事金融業,副業拉大提琴,喜歡藝術、建築和古典音樂。他憶述中學時途經荷李活道上學,已常常望見一座別致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只是不知道那是個怎樣的地方。

由保育活化 看大館的前世今生

這片獨特的空間,前身是歷史悠久的中區警署建築群,亦即是如今的大館,是香港現存最大型的古蹟建築群。十六幢歷史建築物,分別於1862年至1931年落成,包括域多利監獄、中央裁判司署、前中區警署的營房大樓及警察總部大樓等警署建築。

營房大樓和警察總部大樓均為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前者設計講究對稱典雅,拱門讓人印象深刻;後者則是大館中最宏偉的建築,以紅磚結構牆和多立克式圓柱支持大樓。另外,中央裁判司署以混凝土柱和花崗岩砌成護土牆,予人莊嚴之感。

過去180多年來,這裡見證了香港歷史的重要篇章。建築群內的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在1995年被評定為法定古蹟。直到2008年,香港特區政府與香港賽馬會宣布合作推行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的非牟利計劃。而為了保育珍貴的古建築,馬會匯集建築、考古、油漆分析等來自不同專業的機構和人員,花了十年時間仔細修復。項目團隊按照最高規格修復這些歷史建築,既保留古蹟原真性,同時賦予展覽空間、表演場地等新用途。

為城市空間留白 讓生活步調慢下來

在經歷長達十年的保育活化工作後,這片獨特的空間於2018年以「大館—古蹟及藝術館」之名正式向公眾開放。大館內的歷史建築,以及新建的「賽馬會立方」和「賽馬會藝方」,還有「檢閱廣場」、「監獄操場」、「洗衣場石階」等戶外空間,再加上多間餐廳及商店,令大館成為集藝術文化及消閒的重要地標。

久經時光磨礪的建築,迎來遊人如鯽。大館歡迎市民隨意穿梭其中,在高大的芒果樹下歇息,或在廣闊的檢閱廣場上養神。於2019年,大館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為此獎項中最高殊榮,是對建築群活化項目的肯定。

作為經常到訪大館的「常客」,陳鈞量悠然說:「香港空間很緊張,好似每一寸地方都要用來生產些什麼,但這裡保留了開闊的中庭、低密度,氛圍很舒服。」坐在廣場躺椅上,感受著周邊錯落的百年建築和此刻的文化活動,陳鈞量悄然察覺,這城的過去和未來在這個空間相遇了。

更多故事: ​​https://bit.ly/3ScnVKS

 

(資料由客戶提供)

 
前往下一篇文章  你的最早記憶是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