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習慣出走習慣發問

一年去12次旅行,why not?

油麻地Café「Mum’s Not Home」每個月都總有一段時間不做生意,皆因主理人Makui和Chow在今年初訂下了一個目標,便是每月都要去一次旅行。訪問之時,他們剛去了個多月旅行,走訪多個前蘇聯國家。就讓我們問問二人究竟有什麼原因令他們旅行成癮。

問:你們每年都要來一次至少為期一個月的「出走式」旅行,這是出於需要還是習慣?
Chow:這是需要來的,雖然我們現時在Mum’s Not Home做着自己喜歡的事,但好像總是欠缺一些東西,有些不滿意的地方,所以有需要出去看看,會否有些自己未知而是適合自己的事。

Makui:其實當初有Mum’s Not Home這個地方,都是因為我們去了澳洲工作假期,看到別人可以用這個方式生活才誕生的。當然其實我們每年都會計劃10月、11月去一次長旅行,但這是因為我們還未滿足,有需要才這樣做。

問:旅行哲學家 Erik Cohen在討論人們去旅行的原因時,提出「意義世界的中心」概念,意即人的意義世界來源。對於你們來說,旅行是朝聖你們的意義世界(朝聖式)、暫時離開你們的意義世界(休閒式),抑或尋找你們的意義世界(體驗式)?

Chow:我猜我們現時是屬於體驗式的,正如剛才所說,我們對於自己的「意義世界」仍是不確定的,但我認為我們離答案是愈來愈近。

好像初初成立Mum’s Not Home的時候,我們開足6日,其實反而好像上班一樣,那時旅行對於我們來說就是「抖下氣」,是暫時遠離我們當時的意義世界,但漸漸發現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又再透過旅行去探索另一種生活方式,便愈去愈多旅行。

Makui:我們去的旅行亦因此愈來愈艱辛,當然也是因為budget問題,哈哈。

Chow:很多時都會用行走的方法去不同地方。我們去旅行的時候很慢的,會停留在一個地方久一點,好像生活在那裡一樣,旅遊景點、高級餐廳那些用來曬命的地方我們都很少去了。

問:旅行是目的還是手段?
Makui:手段吧,想透過旅行去得到一些事物回來。我們會去到別人的國家,看到別人做得好的事物,會思考我們又能不能夠做到呢。旅程途中,我們經常會問大家:「今日有沒有東西被inspired呢?」

Chow:那時我們去西藏,吃藏餐的地方都是一張大枱,人們就圍着坐吃,好像一個大家族一樣,但又互不相識,我們覺得這樣很有趣,所以這裡的坐位也曾經是這樣的布局。

Ma Kui:大家被逼搭枱,有些大膽的人會主動和鄰坐聊天,這樣便認識到新朋友了。

問:離開是為了回來,回來是為了什麼?
Ma Kui:賺錢!

問:那「家」的概念還重要嗎?
Ma Kui:一定重要,因為你去完旅行回來,便是回到家中,這是一個base來的,家人、朋友和掛念的人都在這裡,重要過一個休息站。加上這陣子的運動,令我想過停下去旅行的計劃,回港出一分力。

Chow:我反而是四海為家的那一種,最好死的時候都在外國。基本上如果我沒有家人便可以一走了之。對於我來說,家不一定是一個地方,他(Ma Kui)在我身邊了,在異地都可以有家的感覺。

問:你們享受去程的興奮還是回程的滿足?
Ma Kui & Chow:去程!一定是去程!(秒回)

Ma Kui:出發之前,我們最喜歡為旅行買裝備,準備的過程會覺得好開心。加上我們去旅行基本是不做太多資料搜集的,連由機場怎樣坐車去市中心也是下了機才算,探索未知的感覺好正。回程大概就只會失落,因為都完了,有誰會喜歡回程?

問:旅途上你們最想碰到的一個人?
Ma Kui:我們每次去旅行都會約當地的一個朋友見面,暫時都是成功的。不一定是熟悉的朋友,可能只是來過的客人或者網上認識到的朋友。

Chow:這個感覺很有趣的,可以在另一個地方碰見認識的人。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熟悉的陌生人……還是應該說是陌生的熟悉人呢?哈哈!

問:如果現在即刻出發,你們最想到哪裡?
Ma Kui:美國。我們一直都很嚮往去美國road trip,住在車子裡四圍去,但拿簽證太麻煩了。

問:在香港,你們覺得可以有旅行的感覺嗎?
Chow:上年為了朝聖之路的步行旅行,我們特意在香港練習走遠路,分別由柴灣行到中環、尖沙咀走到荃灣,嘗試一日走20多公里的路。過程中發現原來有很多路我們都很陌生。

Ma Kui:那時我們會四處望,加上穿着為旅行新買的鞋,真的好像遊客,但大概長久下去我們很快便會覺得悶,又會想去旅行。

問: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你以後不能再去旅行,你們願意用什麼條件去交換?
Ma Kui:嘩……這個問題很難答。

Chow:我會選擇以我的技能去交換,我願意不再懂得去畫畫、做設計,做一個廢人都要去旅行。

Ma Kui:那我選擇不再回到我的家吧,從此四周漂泊,親人都只能來找我。

Chow:咁正,可以唔返屋企。

撰文:Coco Tang
攝影:洛.信、受訪者提供

 

Tags : 習慣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