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想像香港

像肚臍的花占餅

有人說,一個人能憶記的最早記憶大約在3.5歲。但是我的問題嗎?說起記憶,我對自己6、7 歲之前的事情基本沒有印象。除非是一些不愉快的經歷吧。所以,一天從ig看見一位插畫師畫了一幅「花占餅」的插畫,便讓我記起一件事……

你說花占餅還是肚臍餅?

插畫師的「花占餅」插畫下加上 #肚臍餅,但其實據我所知,肚臍餅只是它的「花名」,由於上面的甜糖呈圓錐塔狀,看起來看一個肚臍,小朋友才戲稱為「肚臍餅」。你認同嗎?

但我再搜尋之下,卻是發現  #肚臍餅 的人 比 #花占餅 的人多。哈哈!!

小小的一粒花占餅就像小小的太空飛碟,上層是圓錐塔狀甜糖,顏色有白有紅有綠有黃,下層是餅乾,吃一粒可滿足兩個願望。還記得小時候最愛把上層的糖剝下單吃糖,餅乾留給媽媽,甚至只拿着甜糖來啜,餅乾棄掉。直至,一次媽媽告訴我一個「真相」……

原來八十年代香港公共醫療及藥物設施尚未完善,普羅家庭都有多種「偏方」,是舊時「家居必備良藥」。而花塔餅(編按:跟花占餅的糖部分相似)的功能主要是杜蟲!簡直是「兒科聖藥」。

據說是將杜蟲藥放上色彩繽紛的「塔狀」圓錐粒,佯裝成糖果的模樣。小時候的我也皮黃骨瘦,媽媽這等上一輩人總是以為營養不夠便是孩子「肚有蛔蟲」,是蟲子吃掉了營養,才會長得瘦,而吃下花塔餅將蛔蟲瀉出便是最佳方法。

結果……其實我當然不記得了,只記得媽媽不停說我真的痾了一條蛔蟲。也不知是否她欺騙我的。不過,自此我再也不吃「花占餅」了。

撰文:Cherry Tsui
攝影:Jeffrey

 
前往下一篇文章  南丫島最寧靜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