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習慣

職場survival kit:Emoji!

跟同事用Emoji!
這個世代,跟工作伙伴見面聊天隨時比家人更多,而且不受地域時差限制 —— WhatsApp、Slack channels、一連串追魂電郵,you name it。常聽說「識做人重要過識做事」,畢竟很多工作都離不開跟人溝通聯絡:同事、上司、客戶,甚至隔半個地球的Peter和Mary,跟他們相處得來才能齊心又事成。在以文字為主的網絡交流之下,究竟作為上司的你,對話應否用emoji以表親民,小薯下屬又該如何活用emoji來顯示專業一面?

有種笑容叫尷尬
「Millennials」可算是近年活躍於人力資源界的關鍵字之一,這個概括80後至00後的世代,正好成長於傳統文書訓練和網絡發展得最快的時代。當傳統與社交科技漸漸變成生活, Millennials把日常用語和習慣帶到職場已是常態,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 )就曾做過問卷調查,發現有近一半受訪Millennials認同在公事上適合用emoji,而且給人感覺更親切。

只是有時候,連代表親切的笑容都有不同的解讀。1982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Scott Fahlman提出在學校官網公佈欄使用表情符號,來「區分我們在分享正面 🙂 還是需要關注的訊息 🙁 」,但相同的表情符號來到今天,卻有了更複雜的意義。

「In business emails, a smiley face is not a smile.」本古里安大學學者Ella Glikson在 2017年的研究如是說。她曾邀請來自29個國家受訪者,閱讀一系列穿插着表情符號和沒有表情符號的工作電郵,然後為對方的專業、友善和準確程度評分。結果卻發現,讀者一般認為帶有表情符號的電郵不但沒有感覺更專業,當中的笑容更「可能帶有更複雜的意思」。

「:)」的意有所指,大家跟情人吵架時最了解不過 XD

而隨着emoji推陳出新,我們今天見到各種膚色、表情、手勢在網絡影響下,就算是「不言自明」的符號,在不同讀者看來都隨時擁有不同意思:拇指向上??,你覺得是讚好、「閱」、抑或「再來一份」?

歡迎光臨與謝謝你來過

雖說在公事上使用emoji,有機會令人摸不着頭腦,但如果作為重度社交網絡用家,太老正的職場用語讓你覺得無法把意思發表得淋漓盡致的話,CNBC就推介以下三個99.9%不會中伏的emoji職場版用法:

1 歡迎電郵與離職電郵
說的不是自己的上任和道別電郵,而是回覆他人的時候。當有新同事到職,作為老鬼的你不妨以真摯與誠懇的回覆去歡迎他/她,這時候加進笑臉或能表達個人風格的emoji,可以讓新組員覺得你更「易話為」;面對合作已久的工作伙伴離職,用emoji來表達不捨也很適當。

2 留意氣氛
大家在為死線衝刺時的緊張時刻,或是激烈討論後的緊張氣氛,都可以用emoji來稍稍和緩組員繃緊的情緒同時打打氣,也能表達大家互相理解的意思,給予對方支持。同樣,當組員達到一定目標,請也不要吝嗇歡樂的彩帶和鼓掌。

3 簡短對話


同事與同事之間以電郵溝通,可能會略去上下款變成簡短的「對話式」溝通,這時用emoji來加強語氣就平常不過;而在簡介步驟、多項直白描述的電郵或對話中,也不妨用相關的emoji來強調需要留意的部份,讓同事能更輕易找到要點。

不難發現,上述建議並沒有真的「指導」大家應該挑選哪個emoji,而是描述它們適合放在哪個場合下使用,說到底,用哪個emoji是「小學問」,在什麼時候用哪個方式表達,才是「大學問」。

作者:十二
小島居民,前記者,曾為時裝美容旅遊小城社會前線努力筆耕,現在每天從數據尋找人性點滴。感激每個願意分享故事的陌生人;能為你寫故事是種幸運。

圖片:Unsplash、giphy、網上圖片

 

Tags : 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