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習慣

社交恐懼症

人是群居的動物,自出生以來,就無可避免地要學習與人相處和交往。有些人會外向點,擅於社交;但亦有人比較內向和害羞,比較喜歡獨自生活。現今很多人都會標籤自己為「宅女宅男」,寧願留在家中,也不願外出,經常將自己與「社交恐懼症」一病扣上關係,但其實真正患上「社交恐懼症」的病者,不單純「宅」在家中,而是對任何一種社交場合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甚至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能力。

許多人會問社交恐懼症發病的成因究竟是甚麼?根據麥永接醫生所說,此病成因可以分為數方面。首先,性格上如果自信心低落、內斂同孤僻的人患上此症的機率是較高的。其次,父母的教育亦是致病因素之一。如果自小被嚴厲管教,無論付出多少努力,都被負面地批評,心理嚴重受挫,會令小孩害怕面對人群及社會。相反,過份保護或溺愛小孩,缺乏鍛煉機會,同樣都會引發病情。至於曾經被欺凌或社交中遇過尷尬情況的人,都會大大增加病發率。有外國研究顯示,75%的病者於15歲前己經發病。大多數個案均於青少年期發生,較少人會在成年後才發病,所以家長要特別留意。

而坊間亦有不少人將「社交恐懼症」與「害羞」混而一談,那其實兩者之間有甚麼分別呢?原來「社交恐懼症」是一個心理加上生理結合的疾病,對生活的影響是突然性出現,而且持續性是非常長的。直接性影響情緒、思想、行為。但「害羞」,只是短暫上而且輕微害怕的感覺,兩者

是完全截然不同的。

至於社交恐懼症的病徵可以分為兩大方面,包括言行上和生理上。生理上,當病者需要進行社交活動的時候,普遍會出現心跳加快、流汗、口吃、臉耳發熱發紅和全身震抖,完全無法與人溝通。而言行上,病者大多會不敢於出席社交場合及作出逃避行為。例如:害怕與人進餐,嚴重者更會逃避上班上學。因此如果發現身邊的家人、朋友,甚至自己有以上情況發生,而且持續出現6個月以上,嚴重影響生活,就很大可能患病,請立即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而患上此症的病者,病情上都可以分成三種:

1.       有社交能力但過分擔心他人看法,影響個人行為

2.       失去社交能力,需要協助重新建立

3.       表現型焦慮,即是對於需要於別人面前做出表現或行為感焦慮,例如:在課堂或會議上進行演講,甚至到銀行簽名,亦會感到焦慮

對於以上的病症,現時醫生的治療方法有數種。第一是認知行為治療,進行有關個人形象及行為教育,例如:糾正患者過分擔心別人看法的思想;之後是行為治療,一步一步鼓勵病者重投正常社交,中間配合不同方法,協助病者情緒上學懂放鬆,例如引導他們想像與朋友外出時的情況,然後逐步約見親密朋友,最後接觸陌生人;另外也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方法及藥物進行輔助。以上種種的治療方法都需要病人的高度參與和配合,家人不宜過份催迫,以免弄巧反拙。

社交對年青人非常重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交焦慮於年青人中並非罕見,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多留意身邊年青人有沒有不尋常情況,盡量多加陪伴。雖然現今多了電子溝通,對某些人溝通能力出現影響,但沒有證據顯示社交焦慮的情況因此更嚴重,所以我們必須清楚以上概念,多了解情緒病背後的原因,才可以用正確的態度及方法協助身邊的人。

資料提供:麥永接醫生   Dr Mak Wing Chit, Ivan

Tags : 習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