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地方

Book B:棄跟主流 寧做一個型格怪人

Book B,意思是主流Book A以外的選項。

一般書店看不到的,到這裏走一轉便能找到:獨立小誌(Zine)、繪本、舊版文學書、絕版書、設計書等,隨手翻來,都能讓人有一種莫名的衝擊,那些書本裏的世界,都是逛主流書店時不曾看過的;連地理位置與營運方法也註定要特立獨行——選址在荃灣南豐紗廠,對九龍區的朋友來說,談不上很就腳,但卻又被一眾文創商店所包圍,文化氣息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加上空間大,還經營起自己的cafe來,以非主流來說,是高調得過分,反叛得出面,「可以老實跟你說是長蝕住做,但我覺得應該非如此不可,我有信心將來可以繼續營運下去。」

 

做書店 非如此不可

 

阿哲(左)與阿卓(中)共同創立Book B,兩人愛書成迷,還共同創立了獨立出版社、與另一間同名獨立書店Mosses。

 

Book B由書籍設計師胡卓斌(阿卓)還有插畫家黃思哲(阿哲)創立,「書本本身就是違反時代精神——不快、不便宜、不輕鬆、不方便,但正因為你花時間去體驗,才能感受到你上網看圖片時難以感受到的感覺,而這種震撼只能透過書本才能做到。」跟阿卓談話,能感覺到一種難以形容的傲氣,這傲氣,是來自於對書本的信念。

阿卓與阿哲還共同經營一間獨立出版社,叫Mosses,甚至還在灣仔開了另一間同名書店。而攝影師殷家樑的攝影集,是Mosses重要出版項目之一,「有天到他家,他不斷在影掃帚,我們心想『他搞什麼?』但當他把照片給我們看,我們都非常震撼,原來他影了很多把掃帚,把這些掃帚拍得像有生命似的。」製作書本的過程,猶如「夾Band」,了解作者背後的故事,才能創作出好的書本設計,「後來我們這位朋友因為癌症過身了。」而這本攝影集,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記錄,「有時候出書與閱讀的人無關,而是與出版的人有關。正正因為我們出過一本書,我們之間才有了不一樣的經歷與聯繫。書本並不是用來取悅讀者的。」

 

到這裏繞一圈,沒有港人最愛的旅遊天書,更沒有容易入口的愛情散文,反而多了許多特別的書籍,「其實很多東西上網都能找到資料,但最後只會變成無聊的Facebook status。我覺得這個年代,書比起上一代更重要,可以讓我們重新感受事物的本質,重新成為一個有血肉的人。」

 

當一個Book Hunter

Nathan本來是Book B的常客,後來加入幫忙做「書本獵人」。經典文學書、絕版書、詩,Nathan都會入手,目前大部分書是從台北的二手書店找回來的。

 

談起書本的來源,阿卓立刻興奮起來,「我們會到不同的國家做Book Hunt,在不同的書店尋找我們覺得特別而精彩的書本。」阿卓、阿哲,與作家Nathan會負責不同書種的「獵書」行動:阿卓比較多是負責設計類別;阿哲則多是負責繪本與攝影書;Nathan則負責文學與歷史書籍。「我的選書原則,是少一點know-how的書籍,我不是想你抄襲,而更希望是啓發性的,刺激你重新想象可能性。」之前阿卓曾入手哥本哈根出版的特大雜誌《Plethora Magazine》,圖片非常精美,概念比新一代的創作走得更前,他看完一本將近七個小時,「這本雜誌,是希望開發讀者們的taste。」

看上去帶歷史感的經典書,連印刷本身也有故事。

 

書本經過精挑細選,每本放在架上的書/雜誌,都有出現的原因。書店最盡頭的書架上,看到一批舊版的文學書籍,書架最上方放著的,是經典橙底配天藍顏色設計風格、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另外還有徐速的《星星、月亮、太陽》、賈西亞.馬奎斯的《異鄉客》等。「這些書本都是我從台北的一些二手書店找回來的,有些已經絕了版。」翻開有歷史感的書籍,連印刷本身也有故事,「這些書籍當時還是用活版印刷術,有種人性化在裏頭,是現在的電腦印刷中找不到的。」日本的文學如太宰治的書籍在這裏也能找到,「日本文學其實就是一種情感的啓蒙,例如看太宰治,其實是打開某種感覺的方式。」阿卓補充。至於年頭剛從東京回來的阿哲,則進手了大量的繪本,「最重要的標準,就是沒有字都能看得懂。」

 書架上的部分繪本,是阿哲從東京的二手書店蒐集回來的,插圖精美,大部分只此一本。

 

談起繪本,大家都以為是給小朋友看的,其實不然,「於我而言,這是一條打開香港人重新閱讀的鑰匙,很多香港人已經很久沒看書,只要拿起繪本,在合適的環境下坐十分鐘,便可以慢慢進入閱讀的狀態。」至於連香港獨立書店都買少見少的Zine,例如本地插畫家ONION PETERMAN的作品,諷刺香港人凡事都要「開心」的精神,在這裏都可找到,「Zine本身就是不講求精美的製作,只講求熱情的作品,我們展出,就為了鼓勵這些創作人多創作。」

 

要令書店成為一個「蒲點」

 

書店的另一邊還有Book B Kitchen,可以讓人們坐下,讓書店成為可以停留的地方。

 

書本的展示,也經過設計,「如果我們入中國武俠小說,我們就一定會入西部牛仔小說,因為兩者同樣都是『 以武抑暴』的小說。」一個主題延伸出去,可以有不同的書本組合,「我們希望這裏可以擴闊大家對美學的想象,例如做藝術或design的人來到這裏,可以看到不同種類的書本。」

書店除了有cafe外,阿卓設計公司的工作室,同樣置於此。他笑說希望自己公司能養起Book B。

 

美,對於Book B來說,尤其重要,「所謂美,不是指外表上的,是你要找到自己,而且不懼怕展露自己。」假如要用一個人來形容這裏,阿卓會形容為「一個型格的怪人」,「我相信如果有小孩住在附近,來我們這裏看書10年,我相信他長大後會是一個型人。」阿卓自信滿滿,「我想打造書店成為一個蒲點。現在大家晚晚看FB、IG,整個人很會就會變得頹喪,變得沒有想像力。」

阿卓最希望書店吸引「型和靚」的人,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氛圍。

 

去書店「蒲」?不禁笑了出來,無法想象。他解釋,「沒有蒲點,就沒有衝擊。當你來來去去的生活圈子都是一樣時,你難以有新的想法,當你走出去『蒲』,認識不同種類的人時,你才能有不同思想上的交流。」當主流書店都是一式一樣的擺設,了無新意的書種分類,甚至每年投放最多資源,竟然是宣傳春秋兩季的促銷時,書店對於年輕一代來說再不吸引,「你去主流書店,有一種退休的氛圍,你不會想在那裏多逗留。」

不過Book B的書本普遍售價偏高,以精打細算的港人來說,未免不划算,「有人說我們的書這麼貴,如果一個作家用了好幾年,甚至一生時間去寫一本好書,難道這本書,竟連一碗百來塊的拉麵價錢也不值嗎?」價錢高,不是因為想「賺盡」,而是想還香港,一間型格有內涵的書店,「我希望Book B可以在在主流以外,重聚到一些人,希望大家會知道原來你去Book B 可以撞見某某劇作家、某某音樂創作人,能營造到一種文化氛圍,那便足夠了。」

Tags : 好地方
 
前往下一篇文章  等待黎明 善美影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