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地方

義守書社:讓我們無懼面對死 才懂如何生

一個平日的早上,走進位於柴灣的樂翠臺商場,不少商店拉下鐵閘,只偶爾有老人走過,顯得份外冷清。抬頭看僅有招牌的店鋪,都是一些修理電器、水電工程等的生活店鋪,感覺存在已有一段時間了,有種凋零的破落感。義守書社那白底黑字的招牌,看上去那麽新那麽有生氣,在這裏反倒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在書店門外張望,裏頭和暖的燈光透出。走進那窄長的鋪位,首先看見的,是白色牆身上張貼的四塊展板,感覺就像走進一個藝文空間。其中三塊展板依次寫著「終有一死」、「身不由己」,最後一塊「好好活下去」的展板被聚光燈照著,彷彿成了舞台的主角,也是唯一一個題目沒有相關書籍分類,「終有一死的議題分類有年老、疾病;身不由己的相關議題有動物權益、戰爭、貧窮、精神健康等。每個人終有一死,如何能好好活下去?這個問題,我希望大家能自己回答,不希望用書本回答。」思考死亡,反思生活;歡迎大家來到屬於香港人的生死書店。

面對生死 守著珍貴價值

 

三位主理人年紀輕輕,但對於生死各自有自己一套價值觀

別以為談生死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會做的事,書店其實由幾位年輕90後主理——正就讀中文大學風險管理學科的祝嘉樂(阿祝)、讀統計學的薛嘉健(Ken)以及在女權組織工作的唐諾兒(Erica)。阿祝當初開書店,只因就讀哲學系、後來因壓力退出的夥伴的一句話,「他跟我說,獨立書店買少見少,執一間便少一間,但開一間也就多了一間。」這句話讓他深受震撼,激發出他的使命感,便生出開書店的念頭。後來夥伴因壓力退出,才有了Ken與Erica的加入。「如何讓店主的靈魂被展現出來,如何將真正的好書被看見,這是我們要做的事。」Erica簡潔地解釋。

開一間獨立書店,難得,但不罕見;但一間談生死的獨立書店,就絕對是全港唯一一間。因為談生死一直是中國人的禁忌,不能說,不能提,好像連想一想也會招致不幸,「香港人談生死教育,大部分人只會著重死亡,變成了死亡教育,好像很敏感。但其實由出生到死亡那刻,中間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討論。」阿祝說。

書店除了放置與「終有一死」、「身不由己」主題的相關書籍外,還有其他書架分類,包括在「香港故事」中,放上他們所重視的公民教育議題

「談生死,更多是對生命的反思。人總有一死,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死亡而負責,那我們到底想怎樣過呢?如果所在乎的事跟主流價值不相乎,我們就要有一個取捨。」Ken淡淡地回應。這些他們在乎的價值,可以是動物、受貧窮疾病而影響的人,甚至是性小眾的權益,「我們希望在這裏能藉著討論生死,找回對人以及對生命的尊重。」義守書社,要守住那些對人而言重要、但快要被忘卻的價值。

死亡咖啡館 讓我們來談生死

這是第一塊的展板,寫上義守書社的定位。

要對生命作出一個最佳選擇,首先要認清你的生命是有限的這個事實,「許多人覺得死亡離自己很遠,一直逃避不去想,於是便日復一日過日子,就像生命沒有終結的一天。所以當死亡來到眼前,很容易就會因為害怕死亡而被困住,許多情緒困擾便由此而生。我們應該要做的,是如何平衡生死,如何與死亡保持良好關係。」當你認清你的時間有限,你才會開始思考什麼對你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事。

每月在這片狹長的書店空間裏,會舉辦「死亡咖啡館」,讓參加者在輕鬆環境談生死。

但要與死亡保持良好關係,就先要放下戒心。義守書社每個月都會舉辦一次「死亡咖啡館」,在適當的指導下,參加者來到這裏,放心談自己對生死的看法,「來參加的什麼人都有,年輕的以為只有他們會思考死亡,年老也同樣以為只有他們會關心,結果發覺大家都對死亡有成見。」阿祝分享,參加者有些是曾面對家人離世,或自己有重病,也有做社工、甚至在殮房等的專業人士。許多人怕這些討論會引起參加者的負面情緒,其實正正相反,「這也可能是一個偏見,其實現場的氣氛是輕鬆的,不少有情緒問題的參加者甚至能說到哭,在這裏得到一個很好的情緒抒發。」

許多人分享說是第一次這麽正經地談生死,也從未想過可以如此公開地談論生死,「談生死,其實可以是很有尊嚴的。大家在分享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在場也有許多同路人,會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反而在這裏得到力量。」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在生死面前人人平等,就只爭朝夕罷了,何用恐懼與焦慮?

窮一生 答一題

這面矮矮的書牆,其實是主理人從大學教授徵收回來的二手書

三位年輕的主理者,面對生死,其實也是很陌生,「我是自開了書店以後,才開始多看相關的書。」阿祝副修社會學,現在正在撰寫以研究「自殺」為題的畢業論文,「原來要死,也需要很大勇氣。」「自殺與安樂死,其實也是生命的一種選擇。」Erica補充。他們接下來想起了一連串的活動,包括與寫了一系列研究生死書籍的獨立記者陳曉蕾合作,也會舉辦一系列的禪修活動。除了提供空間讓大家討論生死、推廣生死教育,也因為實際原因,「租金畢竟也是有壓力。最初我們以為光是書店本身的營運已經足夠,誰知還需要舉辦其它活動才可以。」

「好好活下去」主題沒有相關書籍分類,三位主理人希望可以為市民提供一個思考的空間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異,也是活著必須要面對的事。說到底,人只有一生,到底你會想當一頭快樂的豬抑或是清醒但痛苦的人類呢?「如何好好活下去?一千種人,一千種生活態度,一千種生活方式。」在「好好活下去」的展板上寫上這三句。旁邊還貼了不少人的「答案」:有人寫著「做好自己」;有人寫著「無懼死,便正視生」;也有人寫著「珍惜當下,記住愛」。你的人生是你的,到底要怎樣過你的人生,並沒有標準答案。如何好好活下去?這道題,大概要窮一生去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