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地方

給北角街坊的雜誌《北角有誌》

自從在社交平台充斥著地區專頁,大埔group、鑽石山group、油塘group,似乎單是加入就能知天下事,但一個社區的事,是否僅限於新餐廳開張和爆水管等快訊?香港藝術中心今年開辦「路過北角」項目,當中包括名為《北角有誌》的地區報。跳出以區報反映區內問題的標準模式,中性地以藝術作切入點,集中視野於空間、社區及人,把想像空間擴闊起來。

 對空間的感受
「空間是一個四方型的地方,那你可以放點甚麼進去呢?」這是對社區空間的想像,也是主編蔡寶賢(Bobo)對項目的定性。每個區域都有它的不完善,別的地區報會交代監督進步,這樣的元素卻沒出現在《北角有誌》中。團隊相信把一切簡化為空間、社區及人後,加上不停進行互動,部分既有的觀念自然能被重新定性。

香港正在經歷變化的不止一區,九龍城和觀塘同樣在急速地更新中,在香港藝術中心節目經理梁偉然(Ian)眼中,北角改變的節奏是份外快速的。由早年北角邨發展為商場,直至到最近備受關注的皇都戲院大廈,種種都令他對市民在城市變遷中的話語權有了疑問:「就像個循環一樣,大家都似乎沒話語權,建了商場、酒店、公屋後,才在社交平台透過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只可以如此被動嗎?」

 

皇都戲院大廈被強拍,各區朋友前來拍照留念,Ian相信一份區報的功能,已超越到此一遊,拍照後就離開的層次。

實體書刊的溫度
於是他們連同團隊,籌辦了季刊《北角有誌》,網上發布同時實體印刷,期望在明年九月,集齊四期實體刊物,好讓他們整頓一年的方向。在收集數據後,他們相信刊物無論實體與否,也不影響它的傳閱率。但實體書刊具有一定的存在價值,特別是在北角這類舊區,無論是鼓勵街坊取閱的店家,還是鄰舍間的傳閱,帶動人際間的互動性也是其主要功能,Bobo更認為能超越平台的限制:「以前大家都習慣去社區中心,現在似乎變得不需要了,我們因此而減少了一個實體的聯繫途徑。如果大家只依賴社交平台去接觸資訊,而平台會按你的使用習慣派發相關資訊,你只會看到你愛看的事,也限制於同溫層之中。」

季刊中除了專題、北角講場和春秧食誌的欄目外,還有個名為北角友的欄目,邀請街坊分享自己和當區的關係和想法。本來預料訪問困難重重,最後因為是北角的事,大家都把歷史、經歷、情緒一一道出。

路過北角其他活動,也在區內收集大眾聲音,包括「路過有SAY! – 意見徵集活動」。

舊物被取代非必然
創刊號以「春秧之變──北角舊店的兩代人話」為專題,所謂的「變」和「兩代」,當中必然地隱含著更替的意味。製作期間團隊訪問了個麵粉廠老板,被問及下一代會否接手生意,他當然希望有心人前來學習,但毋須是有血緣關係者,那是行業的傳承,有誠意的便可。

另一個令Ian深刻的個案是剛接手的年輕店主,也打算發展網上生意,甚至另外以格仔舖形式呈現:「他的思維和店子看似切割,但事實是共生。更新期間必然要作出割捨,只是看我們趕不趕得及保留具價值的事物。」新是否必然地推倒舊,舊又是否注定被懷緬,有待我們去討論、去想像。

北角的社區黏性強,居民對區內地點有濃烈的慣性,往往在遷出後仍回到北角。十月號的主題是地標,他們對地標的定義,亦非「人氣之地」般簡單。

撰文:C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Tags : 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