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你的父母嗎?你大概會說:喜歡啊;又或者,猶猶豫豫,但說不出討厭二字。只是有些時候,例如是他們嘮嘮叨叨叫你快想想前路買樓、又或是自吹自擂的時候——你腦中或者會浮出兩個字:好煩。
然而煩的,其實是他們,還是煩躁的自己?那個看不清整個圖像的自己——或許他們眼見租金不斷升,怕你有天被人趕走沒屋睡;也許,他們那個年代從大陸來到香港,第一件事就是找地方落腳,從板間房到徙置區到公屋,那段日子短暫得在你出生前就發生,他們沒怎麼提起,因此你很少聽說。但他們仍記得,那種居無定所的恐懼,並擔心你會像當初的他們一樣。
你或者會說,但供樓也要辛苦供一世,打份工不開心也不能辭職。但對他們來說,什麼是不開心的工呢?他不太明白,就像你不太明白他的恐懼一樣。
他只是在尋找熟悉感
而那個你會稱他為「自大」的父親,為何總是找到機會就吹噓自己英文叻?為何總是忽然按出網上字典的發聲器,「ig-nore,ig-onre。」字典重覆發出聲音;他重覆的默誦:「ig-nore,ig-nore。」轉過頭來說:「阿女,即是不理的意思,哈哈,你知道嗎,ignore即是不理。」
你卻只覺得他像個小學生一樣,無聊,識少少扮代表。你不想理他。
但如果放下煩躁,把他當成一個陌生人地觀看,也許,你會見到他的恐懼——怕小時被認同的自己,不再被認可。他恐懼啊——是的,又是恐懼。
台灣年輕佛學學者羅卓仁在著作《辯經 辨人生》中,提到人對自己的認識往往與童年經驗有關,例如是一個自小被忽略的人,會自覺自己是個「慣於被忽略的人」,長大後就會尋找自己被忽略的情境。
「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在尋找安全感、或者說,尋找熟悉感。」書裏如是說。
他的確就像個小學生,像個小朋友。像個孩子的爸爸,真的那麼可恨嗎?
拉開距離 把父母當成陌生人地觀看
有時你會在一些場合上,遇上和你爸爸一樣年紀的人,有時那是喜歡說自己威水史的伯伯,你會覺得他率真得可愛;有時那是喜歡話事的大叔,但你又發現原來他很愛惜子女。你不會輕易就覺得:他自大、討人厭、霸道父權,因為你看到他們可愛的一面,會想到他的那一個年代,他的際遇,或許造就了這樣的性格。你很難去改變,因此只可疼惜經歷過那些的他們,並欣賞他們的率真與豪氣。
你或者會說,但那些陌生人沒有傷害過你。傷害過你的父母,又要怎樣面對、如何原諒?
有些人搬離家後,保持距離,關係反而會變好——你終於可以只是理解他們,而不必逼自己原諒。拉開一點距離,也許可以放過自己,也能夠重新觀察到前因、後果,以及更多從前看不到的事。
例如是從前沒留意到的,那一句:你今晚食咗飯未?
像爸爸一樣 染上小「缺點」
距離除了關於空間,還可以是時間性的。從前你不明白許多事,後來會忽然明白,像是從前你不知道為何你喊說有昆蟲時,爸爸總是可以容忍,只顧着說:「阿女啊,以前鄉下更多啊,哪用怕,牠自己會走的啦。」你只道他是懶惰,急得直跳腳。
直到有天,你去了鄉間,你開始明白昆蟲只是待在那裏,不會煩着你。你習慣了和有時出現有時消失的壁虎、飛蛾、不知名的小蟲同處一屋,回來城市後,再見到小蟲,這次是媽媽想趕快捉走牠,你卻只管叫她不要捉,和爸爸,一樣心想:牠會自己走的。
媽媽不禁沒好氣地說:「你兩父女『一擔擔』!」——你這才發覺,原來,你也會像你爸爸那樣,染上這樣的小「缺點」。
而這缺點,原來不好也不壞,原來無傷大雅——原來你不需要煩躁。
試着拉開一點距離,也許是空間上的,也許是時間。或者經歷過一點他們經歷過的,或者想像他們的過去,也許,你也會重新認識他們和自己。
撰文:Rita
努力學着練心的人。
相片: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