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習慣關係

你有 #社恐 嗎? 不想社交是一種個人選擇

在社交媒體流行這個hashtag #社恐,即社交恐懼症,你也用過嗎?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其實是焦慮症的一種,即在社交場合中出現焦慮和恐懼情緒。

社交看似是正常生活,但換個角度,社恐未必是我和你的個人問題。當社交太多,卻依舊是空泛的交談,既不能解寂寞,更會造成心理負擔,換來的是,寧願一個人宅在家也不想見太多朋友了⋯⋯

踩人唔使錢,又容易呃like

關於年輕人社交的心理狀態,早有學者研究過,不少人都因為校園欺凌、網絡欺凌及起底,或IG留言的負評而感到焦慮和不安。實在是,社交媒體上有太多haters了,有些人自以為說一句無傷大雅,變得甚為judgemental,隔了個熒幕便失了同理心。即使有相識的朋友,他們也未必會浮出social media來撐你。有些人還要見高拜,見低踩,有起事上來一沉百踩。反正,踩人唔使錢嘛,又容易呃like,有些人的心態就是這樣可怕。

更可怕是,社交媒體傳播速度實在太快也太容易,三唔識七的都加把嘴,令受傷的人傷口愈深,心靈受創和恐懼了,怎能不焦慮?久而久之,也真的連泛泛之交都不想見。除了工作必須的會議,謝絕一切社交。下班或放假,只想一個人在家放空,不能嗎?其實可以更舒暢。

懶得應酬有什麼問題?

真的覺得自己有 #社恐 了,也不妨來思考一下,背後的真正感受是怎樣:到底是真的喜歡獨處,還是單純因着恐懼見人而被迫獨處?是不擅長社交,還是真心不想社交,而不想社交?對自己造成的影響是否很嚴重?還是,不應酬令自己更自在?

有些人本來喜歡社交,見很多朋友,傾很多偈,享受被朋友擁戴或喜歡的感覺,但漸漸也會因身心疲憊而需要休息,又或面對太多別人的評語而出現社恐,結果換來一種「被迫」獨處的感覺⋯⋯然而,當社交和不良的朋友會為你帶來不安感,倒不如真正學習與自己相處。下班不見人,沒有問題,#社恐 不過是個標籤,一個人的晚上可以過得更自在。

我們都要學曉,人孤獨才能聆聽自己的內心。所以孤獨也是個好東西,懂得享受一個人的時光是一種美德。而我們更要懂得,不想社交只不過是個人選擇,尤其是人大了,更只願意和自己喜歡的人、喜歡的事交往,懶得應酬。照顧好自己的心,比成為萬人迷、有很多豬朋狗友更為重要。

如果喜歡獨處或是不想應酬而「作出」社交恐懼,那沒有什麼可怕,甚至是一個成熟的表現,你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為什麼拒絕社交、享受孤獨,很好。

撰文:Heidi Wong
圖片來源:《我的大叔》

Tags : 習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