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習慣關係

享受寂寞就好

現代人大多今朝有酒今朝醉,生活糜爛,但人們靜下來時,卻像站在山頂俯覽夜景,沒有一盞燈是為自己而點,發現寂寞早已蠶食空洞的心。科技發達,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方便快捷,一個訊息能聯絡朋友,打開社交媒體應用程式就可得知別人的近況。可是,為什麼這些拉近距離的工具,最終卻會把人推得更遠,讓我們活成一座看似歡樂,實際卻是獨自舔傷口的城市孤島呢?

物理距離很近,心卻很疏離

城市孤獨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心理病,因為生活節奏快、人口密集,令人們少有深入交流的時間。細想上一代人,他們兒時到鄰居家看電視,放學與隔壁家的小孩一起玩耍;而今天,可能大部分人連鄰居的姓氏也不知道,物理距離很近,但心卻很疏離。

有些人從青年時間開始,一直窩在家中,即社會所稱的「隱閉青年」,他們鮮少與外界聯絡,直至「孤獨死」被發現,才再次與人「接觸」。

數字定義人生

然而,活在城市中,生活理應多姿多彩,每天看社交媒體時,總能看到誰又出國旅行,誰又去食好西或收到伴侶的驚喜。有些人善於在虛擬世界中,重新塑造人生和性格;有些人看到別人的生活會自慚形穢,故仿效名人來追趕潮流;也有人選擇「毒」留在自己的家,與世界封鎖隔絕。

根據美國密芝根大學在2013年的研究,發現愈常使用社交媒體的人,其心理狀況便會愈壞,對生活的滿意度也會不斷下降。可以想像,大部分人也希望以光鮮亮麗的形象示人,這想法讓社交媒體充斥着暗湧,或甚人們的價值觀也被「按讚」和「留言」扭曲,變成以數字來定義自己。

交朋友不講寬度,只講深度

泰戈爾曾說:「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有些感官快樂是即時、充滿新鮮感和刺激,像是派對、演唱會或嘉年華。當狂歡完結,一個人獨自回家時,內心的空虛卻不斷膨脹。可是比起燈紅酒綠,與知己拎着一包薯片兩罐啤酒,坐在公園天南地北的聊天,直至躺在床上入夢前,還是會不期然回味再三,那種是心靈滿足的快樂。

所以,人們的快樂並不是建基於生活的行程,而是當你無聊時,會否有人願意陪你一起無聊;傷心時,會否有人願意待在你身邊,聆聽你的不滿,與你一起吐槽;獲得工作或人生的成就時,會否有人願意真誠的替你開心,分享你的快樂呢?

寂寞是再多讚好、再多酒肉朋友也不能填補。看畢這則貼文,你的腦中若有浮現某位的影子,那便給他撥個電話,即使是說些無聊屁話,也總比隔着螢幕有溫度多了!

撰文:月田
圖片來源:《舉重妖精金福珠》劇照

Tags : 習慣關係
 
前往下一篇文章  別再慣性討好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