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海底世界,總想到色彩繽紛、神秘美麗的畫面。但說起香港的海底世界,不少人卻想起能見度低、垃圾處處,由無限嚮往變成耍手擰頭。但就在這一片水域,有些小珊瑚正努力生存著。幫助牠們應付環境挑戰的,便是養珊瑚的人崔佩怡(Apple)。
珊瑚低調卻重要
珊瑚處於海底,低調非常,卻是不少可愛魚類的居住地。大約廿五年前,吐露港海底近八成是珊瑚,但後來卻因污水排放珊瑚不幸死掉。即使後來水質得到改善,也沒有自然恢復,「被破壞到自己修復唔到自己,就試吓手動 restore!」
Apple 現時是中大的研究助理教授,早在讀書時便研究海洋。約十多年前因為想見證珊瑚一年一度的盛事 —— 產卵,便開始專注於珊瑚研究。正如植樹需要有小樹苗,培育珊瑚也需要有珊瑚BB。她們會去收集掉落喺海床上面嘅珊瑚碎塊;又會在繁殖期間的日子在海裡收集珊瑚蛋,拾回實驗室裡進行受精。曾因太早把珊瑚放回大海,珊瑚因太弱而死。後來培育過程以月計,待時機成熟再放回大海。
位於中大的小小玻璃缸裡,以吐露港的海水育養着吐露港的珊瑚幼蟲。
每個珊瑚都有白色標籤,即使回到大海,仍然能被監測。
珊瑚蛋依附在小磚上,看起來一點點白色。她們會稱珊瑚為「阿B」,珍而重之。
為免錯過珊瑚在海裡生蛋的瞬間,Apple 與團隊幾乎每日都會潛水。
對海洋的熱情,還要由童年說起
如果將成長的片段定格,海洋便是 Apple 的背景。以往於家庭日都在海邊度過,家人都愛捕魚,讓她自少對海底世界充滿好奇。成長後,學釣魚、潛水、甚至修讀有關海洋的學科也是順其自然。「潛水嗰時被海包圍,會覺得自己係訪客。心態慢慢由捉蟹、捉魚、捉鮑魚加餸 shift 去想喺海度見到豐富海洋生態。」
珊瑚生長需時,卻會因一個膠袋而死。環保人人都聽過,但會作怎樣的選擇又是另一回事。
「第一次去東平洲潛水,一落去成海珊瑚,仲好記得,好靚,唔似香港!」後來有機會於海底親眼見證珊瑚生蛋,更是即場感動流淚。種種感動,成為她的動力。
由於珊瑚對環境十分敏感,光線、溫度等都會影響其生長,全球暖化更是迫在眉睫。「要見到改變唔係短時間嘅事,但唔死就係 good start。全世界 coral team 都係咁做,大家面對同樣困難。珊瑚唔放棄,我地都唔放棄珊瑚!」
「香港嘅海係大家嘅事。」
撰文:蒲(@appleee.cheng)
圖片:A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