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俊膽生毛。之前從事夕陽行業雜誌編輯,之後在這個沒有人看書的年代做出版,現在更夠膽死開書店。「除了文字,我都唔知可以做乜嘢。」呂嘉俊訕訕笑道。以為他是錢多無埞使?其實是,他相信文字有價,書中自有黃金屋。出版社名為「字字研究所」,字字有研究;踏入書店,有一種獨特的「味道」,「字字研究所」是一個以飲食為主題的書店。
讀書是家常便飯
不難想像,呂嘉俊是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要寫好一篇文章,翻閱有關飲食的書藉是家常便飯。「你看飲食雜誌,看到的可能是一間餐廳一道菜式好唔好味,但我看飲食書做資料蒐集,看到的卻是一個社會的飲食文化。」字字有研究,句句探求真理,所以,他特別愛看飲食書藉,像「特級校對」陳夢因的《食經》、杜杜的《飲食魔幻錄》、也斯的《蔬菜的政治》等。「好看的飲食書不一定是食譜,可以是散文可以是小說甚至是詩集;看得人津津有味。」
字字研究所自家出版的第一本書藉是梁祖堯的《香港人食香港菜》,表面上是48個家常食譜,實際是作者自己的耕作體驗,也寫出香港農業的苦況。梁祖堯說:「農田如果起了高樓,好難再變返農地。」呂嘉俊很認同這句話,決定出版這本食譜。很簡單地,希望用日常生活,改變土地命運。買本地農作物,煮家常便飯,透過吃喝,支持香港農業。結果⋯⋯再版再再版,完全售罊,「總有人買書和讀書。」呂嘉俊深深相信。
呂嘉俊深信總有人跟他一樣愛書買書
既是一間為食的書店,也找來一些老菜牌或收藏,讓人看到香港的飲食文化。
我所知是我一無所知
書店難做,但呂嘉俊義無反顧,「最多故業重操。」現在替網上雜誌撰寫飲食文章,自我介紹是:試圖以歷史、哲學、經濟、政治分析飲食活動,最後一無所獲。可不是自嘲,而是重新執筆之後,更發覺自己的飲食知識不足夠。蘇格拉底說:「我所知是我一無所知。」唯有多讀書。而開書店之後,因利成便,也更容易找到相關書籍。另外,為了找書他會央求到出版商倉庫去尋門,竟有意外驚喜,書櫃裏有一些絕版的素葉文學叢書,包括也斯、張灼祥、西西、杜杜等,也為香港書店的拼圖補上一角。
店長選書:
講食集
說起陳夢因,大多人知道有《食經》,這一套講食集坊間少見,更多的是談食之道,更讓人知道粵菜的文化。
珍收百味集
說起作者蘇美璐,你可能感到陌生,但當我說是食家蔡瀾的御用插畫師,你一定看過。這是插畫師回憶自己兒時和媽媽在香港和澳門的飲食點滴,可看到當時風貌。
365日日好湯
字字研究所自家出版好湯食譜,與其他食譜大不同,以一年365日,日日飲湯切入,既可做到不時不食,也加入湯水食療,呂嘉俊說自己做出版就一定要有新點子。12月25日喝什麼湯最好?
字字研究所
地址:灣仔軒尼詩道365-367號富德樓1樓
撰文:郭昊軒
攝影:信哥 @weak_chick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