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年麥記 x Baby MIRROR引起全城哄動,不少人更為了Baby MIRROR買了但不吃,真的有點太浪費了;這令人記起,買零食送玩具不是什麼新玩意,以前有不少飲品或零食推出零食+玩具,例如「一次過滿足三個願望」。要數最經典的熱潮,我覺得一定可口可樂「儲蓋掩、換搖搖」;之不過,如果你知道什麼是蓋掩,你或者暴露了自己年齡了。
士多「打躉執蓋掩」
暴露了年齡又如何?那肯定是七、八十後青年最瘋狂的集體回憶。還記得那是1984年奧運(無記錯的話),可口可樂因奧運舉辦了大型的「儲蓋掩、換搖搖」宣傳活動。只要買樽裝汽水時,打開瓶蓋背後藏着一塊膠蓋掩,上有隱藏的圖案,就有機會換到「金牌搖搖」、「銀牌搖搖」等禮品。要是無獎,汽水公司也印上各式搖搖花式,例如「一飛沖天」、「倒掛金鉤」等等,我還記得玩「一飛沖天」被搖搖撞過幾百次頭。
更有趣的是,跟Baby MIRROR一樣,不少人到士多會一次過買好幾支汽水,鬥快喝一起大大聲嗝氣。那時候士多都有個汽水櫃,櫃前有一個開瓶器,小孩子都央求老闆打開收集汽水蓋的箱看一看有沒有滄海遺珠,甚至要在士多「打躉執蓋掩」。之後好像還有一些贈飲或是印有不同字母或圖案的蓋掩,集齊一套用來抽獎或換領獎品;不過,到現在我還是覺得一些「大奬」是無可能集齊的。
欠缺即開即揭的趣味
講完集體回憶,既然主題是【零食學】,也想說說買零食送玩具的來龍去脈。有說,這種促銷的手法源自日本(也很有理由相信),在日本稱之為「食玩」,顧名思義就是「零食」加上「玩具」。早在日本昭和年代,最大的「固力果」Glico食品公司,為了能與「明治」、「森永」等零食公司爭奪巿場,便在零食中加入小玩具。當時,大多是些圖案卡片或小動物玩具,結果叫好又叫座,後來各大零食公司或玩具供應商如「卡樂B」、「BANDAI」也爭相仿傚,甚至加入動漫角色,令不少玩家收藏,塑造了獨特的「食玩」文化。只是近年的銷售方式因應社交媒體發展,盡是QR Code抽獎或吃不同的餐換不同的玩具等等,欠缺了以前即開即揭「抽獎」的趣味了。
撰文:Heidi Wong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