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越來越多人懷念「Made in Hong Kong」,也越來越多人認識廣彩,廣彩可說是香港製造的加彩瓷器(又種釉上彩瓷器)。「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很多雜誌已訪問過我,很多日本人慕名而來,只是今年疫情影響,日本人少來了。」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自豪地說。當香港人還只懂得羨慕日本人的匠人精神,其實廣彩也曾經輝煌過,見證香港的流金歲月。
歷任港督、半島、希爾頓酒店都是顧客




如何欣賞廣彩?
或者,可從名字看得出端倪。
這時,曹志雄拿起一隻廣彩瓷碟說:「呢隻叫做『錦邊鬥雞』,簡單講,一隻廣彩碟分為『邊』和『心』,『邊』是碟的外圍,繪上規則圖案;而『心』則是碟中心位置,取材多是花鳥。」這時,他又拿起一個繪有公雞的小碟,說:「這隻是以膠印印製,出來的效果較為死板。」人手繪製的圖案要視乎師傅的技藝和領悟,每一筆每一劃都是師傅的功力和手勢,做出來才會變得生動,趣味橫生。只是又是那句話,「當後來工業起飛,香港很多瓷廠北移,師傅也年紀越來越大,越來越少手繪廣彩。」工業式生產的廣彩,重量不重質,以價取勝,也令本地人手繪製的廣彩生存空間越來越少。
功夫兩個字,一橫一直,卻有多少人懂得。 反而日本人更懂得欣賞廣彩之美。「日本人最愛紅督花,可能那一抺紅跟他們傳統漆器的紅色相若有關。」曹志雄最後語中心長地說:「仍然堅持廣彩不是要發大錢,說實在,近年生產大多的瓷器都是膠印或貼花紙,這裏找到的手繪廣彩多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繪製,賣一隻少一隻。」至少,粵東磁廠描繪了香港廣彩的流金歲月。
粵東磁廠: 九龍灣工業中心3樓1-3室
撰文:郭昊軒
攝影:汐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