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習慣

【習慣發現・日常】用口說電影

沒有光影,只得聲音的一場電影會是怎樣?你能想像有些人一生都只能「聽」電影,卻不能「看電影」嗎?

一個普通人看電影通常只要買張戲票就可以,但對視障人士來說,要看戲,首先要找一位口述影像員。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香港視障人士大約佔總人口的2.4%,當中大約62.2%的視障人士是患有多一種殘疾的。而近年全球各地提倡殘疾人士權利的聲音不斷增加,香港亦開始為這個議題推行相應政策。

而「無障礙訊息」,就是其中一項推行中的政策。希望透過「無障礙訊息」項目,任何類型的傷殘人士都有獲得訊息的渠道、方法和權利。而口述影像員Dawning所推廣的「口述影像」就屬於「無障礙訊息」的一種。

Dawning 作為香港口述影像會的創辦人,平日會到不同的社區中心和大學推廣「口述影像」,希望更加多人了解「口述影像」的重要性。她坦言相對英國或其他歐美國家,香港人對於「口述影像」的了解非常之皮毛。有時候,連視障人士也不知道香港原來有「口述影像」服務的。

她道:「其實什麼叫「口述影像」?口述影像是一種專業描述技巧,利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將影像訊息轉化為口語描述,其中一個主要功能是協助視障人士理解影視產品內容。以電影口述影像為例,口述影像員要在盡量不干擾對白、聲效和背景音樂的情況下,描述演員的表情、動作及場景等等。」所以,某程度上口述影像員就是視像人士的眼睛。

Dawning 指出口述影像是一門專業,面對不同程度的視障人士,描述的過程中要應用好多不同的技巧。因為不同程度的視障人士,對畫面和事物的認知都有所分別。如果需要現場進行口述影像,更要進行綵排,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十分之多。

以一場九十分鐘的電影為例,口述員需要大約70至80小時去進行整個口述影像製作。製作過程中,首先要寫稿,然後審稿,最後正式放映前來一個Trial Run。Trial Run 過程中會交由口述影像質量評估員去評核整個服務的質素,最後才會放映。而口述影像質量評估員更會由視障人士擔任,好讓口述員清楚出問題的箇中原因。

Dawning說:「要成為一位口述影像員首要條件是說話咬字要清晰,其後就是語言和表達能力。」由於電影中有好多畫面需要用到海量的詞彙,令視障人士明白當中情景,因此口述員的說話能力可以說是必要條件。

看電影的機會,本來就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因為電影,我們才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在戲院進行一場光影旅行,看到未曾看過,聽到耳朵未曾聽過的故事。

視障人士雖然眼前看不見,但心眼沒有閉上。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享受電影的樂趣,我們也可以一同走進神奇的電影世界,產生共鳴。

鳴謝:
相片由「香港口述影像協會」提供
稿件由口述影像員Kit Ho提供

Tags : 習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