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一次感到羞恥(shame)是甚麼原故嘛?是沒有讓座予車廂中的伯伯、無視街上賣力派發傳單的人,還是對抱有歉意的人破口大罵呢?不論面對哪種情況,「羞恥」都是一種折磨的感覺。羞恥雖令人難受,人人極力避免,但事實上卻對我們的成長有很大的助益。古代先賢孔子曾言道「知恥近乎勇」,以勇敢來嘉許知羞恥的人,可見感到羞恥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
無羞惡之心 非人也
到底我們為何會感到羞恥呢?如果你有細心觀察自身的情感,就會發現人總會在群體的環境下覺察到羞恥的存在。人在群體生活中需要和不同的人和諧共處並且互相依賴協助,所以為了在彼此都舒服的環境下生活,我們慢慢建立了不明文的社會規條,以維持秩序。潛移默化下,當我們自知沒有遵守到社會的規條時,我們就會感到羞恥。
美國社會學家 Thomas Scheff 認為羞恥是情緒的大哥,協助抑制其他情緒的表達。在這情況下亦可以將羞恥理解為我們對修補關係的傾向和渴求。這種願意改變自己,以別人為先的觀念令這個社會變得十分溫暖而有效益。彼此都在群體生活中學習並自我修正,令彼此帶動社會共同成長。
羞恥是個人的修行可是,網絡的興起令羞恥變得本末倒置。各人紛紛把認為不合理的事情放上討論平台公審,大叫著道德的口號互相批鬥,互相羞辱。這種「反羞辱(counter shaming)」的行為漸漸令人們對偏離社會規條感到害怕不安,大於其羞恥感。
不管面對怎樣的羞辱,人還是會在得不到別人認同的時候否定自己的價值。有時候事件並沒有對錯,所有的抉擇都有不同的考量。沒有讓座予車廂中的伯伯可能是基於自身身體的需求、沒有向街上派發傳單的人伸手可能是不想浪費紙張。所有的決定都有背後的原因,所有的行為都只需要和自己交代。最重要的,是要經常自我反思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即使最錯了,只要能迷途知返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撰文:Sha
圖片: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