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未分類

手機一響就心跳加速?未必係你有問題

「鈴~鈴~鈴~」電話鈴聲響起,你馬上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看一看來電顯示,是上司?還是同事?是朋友還是家人?就算沒有來電顯示,你都會擔心?那麼,你可能患有「電話恐懼症」(Telephone phobia),在日本甚至有公司專門提供電話應對訓練,教人接電話。其實,原因你也不難猜到,今時今日,人們多用通訊程式溝通,WhatsApp、Signal 、Line、Messenger 等等,有時明明一個電話三句就搞掂(尤其是約會地點和時間),但偏偏要用 WhatsApp,費時又失事。但背後,還是有原因的。只因,現今的人發訊息,還熱愛加入 gif、emoji 或 stickers,符號簡直是另一種用來表達情感的語言,所以,人們寧可用通訊程式;但結果,就𧗠生了所謂「電話恐懼症」。

是這樣的。正是現在人們很少直接通話,當鈴聲響起,第一個反應是「對未知的恐懼」,內心會想:誰來的?為什麼不 Whatsapp 我而是打電話給我?會不會是電話騙案呢?接着,是「即時回應的壓力」。在通訊工具,你大可看到訊息之後晚一點回應,甚至已讀不回,但接聽電話後你要立即回答,無法像用文字訊息般,有時間思考然後回覆,更容易引發焦慮。尤其是,現在人們一天甚至一星期都沒有打電話,久而久之,聽電話時會變得生疏,答話變成難事。

再深層次一點,正是社交恐懼的的延伸,《好集慣》之前在《社恐生存指南》也寫過,現今人們常用社交媒體去表達自己,愈來愈不懂與人面對面交往或直接交談,因而感到焦慮和恐懼。雖然,「電話恐懼症」也不算是什麼精神疾病,也確實會影響社交,以及個人的溝通能力,並且反映現代人對「即時社交」的複雜心態。總之,想克服的話,跟家人或朋友得閒傾吓電話,一句簡單的問候也好;雖然,電話響起,對方也會馬上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

撰文:郭昊軒圖片:《午夜凶鈴》 / 《鬼來電》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