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作《動物同性戀:同性戀的自然史》,讓讀者窺見一個被忽略的真實世界——同性的海豚在湛藍大海中彼此追逐、纏綿遊戲; 雄獅之間常常互相摩挲、卿卿我我;非洲草原上,雄性長頸鹿的脖頸溫柔交疊成一座拱門,成雙成對⋯⋯這是法國動物行為學家Fleur Daugey觀察和研究出的動物親密行為。那是動物最純真和真摯的情感表達,像自然界中一道真實而溫柔的彩虹。
書本名人推薦找來了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呂欣潔寫上介紹,她說,在自己近二十年的演講經驗中,已回答過這些問題無數次:「妳是什麼時候變成同性戀?」、「妳是不是被性侵或男生拋棄過?」、「你是當男的還是當女的?」要命呢。第一個問題背後是設定所有人原本是異性戀;第二個問題則像說明人們受了傷害才選擇同性戀;最後則是性行為一定要有男、女的角色。
在動物的世界,全然不同。愛可以是純粹地愛其所愛,牠們不論是同性或異性,都會以舔舐、摩挲(愛撫),甚至性愛去表達愛意;不同的是,人類則將以上行為標籤為「性行為」。性愛當然可以是愛的表現的一種,但我們應當明白,那從來不是唯一的表達方式,更未必是最重要或神聖的表現,甚至可以只是一種歡愉與愉悅。根據動物同性戀自然史,同性戀才是自然,人類卻以「自然」作為盾牌去否定「自然」,如同犯下「自然主義」謬誤。
愛,其實千姿百態。作者寫道:確實已在近一千種動物物種中觀察到同性戀行為或動機。愉悅、誘惑遊戲、擁抱、愛撫、忠誠和伴侶生活、對後代的保護及照顧,足見動物之間的性不僅為了繁殖。更令人驚訝的是,作者從中發現了動物同性戀對物種演化的重要性。這本書是不是如同從生物研究的學術角度來掌摑高舉「同性戀違反自然」的人一巴掌?
撰文:OO
Tags :
習慣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