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在私都想推薦《香港老舖錄》,曾先後訪問過臉書「香港老舖記錄冊」發起人之一 Brian 關於六十年代紙袋收藏,另外亦有機會認識其中一個義工記者 Tiffany,言談間知道他們是真正的有心人,記錄老舖留住歷史。而其實,他們更想展現老舖的香港人精神。另一個值得欣賞的地方是,他們是無償的,當中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希望大家懂得欣賞香港傳統店舖的價值,當中不少承載着獨特的本土文化。
新書《香港老舖錄》記錄 30 多間老字號的故事,包括金行、粉麵廠、茶餐廳、刀莊等,大多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不少更是一世人打一份工的老行尊,內裏都承載着深厚的知識,和一份香港匠人精神。另外,「好集慣」曾經訪問不少老店,每每聽到結業大多是無人願意接手或入行,一門手藝就此消失,遠的不說,像「炳記銅器」,本地碩果僅存仍然堅持手打銅器的店鋪;去年結業之後,香港再也找不到手打銅器了。
說回《香港老舖錄》一書,單是包裝也見誠意:封底封面用上啡色雞皮紙,再加一條紅白扭紋繩,文字流暢,排版精美,讀起來賞心悅目。全書 588 頁共收錄三十多間老舖,分為冰廳茶記、人手工藝、食品製作等不同章節作介紹,例如陳明記粉麵廠、李應記鐘錶、和盛金行、六榕仙館、森美餐廳、祥記棧超級市場,圖文並茂介紹老舖歷史,最特別是加入傳統設計圖案等老舖美學,現在回看,五、六、七十年代的設計獨有一份美感;最後,書中附有近年結業的老舖列表;你就更加明白:就是書中介紹的三十多間老舖或者明天便會消失⋯⋯
撰文:郭昊軒
圖片:香港老舖記錄冊 Hong Kong Historical Shops
Tags :
習慣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