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幫襯小店

香港最後一道微涼風景 渴喝

哪有更大膽、任性、奢侈的恣意妄為——霍文芔(Sonya)和林輝在香港開設一幢「旅行書店咖啡店活動室」的「旅行書店」。你沒有眼花,是「一幢」五層高的複合空間而不是「一間」。且慢,背後還有一個更瘋狂的故事。四年前在深水埗開設旅行主題餐廳Lonely Paisley,因這兩年經營困難終於剛剛結業收場。「輸了幾多我們也不敢計。」但還是繼續發夢,於是他們把夢延續到另一個地方——渴喝。

留下,我們如何生活?

不問可知,Sonya和林輝熱愛旅行。「去過超過一百個國家backpack旅行,一次行程可以長達一、兩個月,大多是發展中國家如中東、南亞等國家。」Sonya曾任記者、志願團體;林輝則是旅行家、專欄作家、智庫組織前總幹和作家,出版過《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及《旅行是一場修行》。訪問時,林輝正在帶團。兩人約十年前一起開設「輕背包」旅遊公司,一間專門籌辦深度遊的旅行社,例如:土庫曼、黎巴嫩、伊朗、摩洛哥等冷門國家。一場疫情打亂了節奏,再加上之前的社會氣氛,「其實,我們也有想過移民,說真的移民對我們來說簡直易如反掌,畢竟我們都熱愛旅行,生活在他方,毫無難度。」但他們選擇留下。「可能有點矯情,但我哋真喺好L鍾意香港。」Sonya訕訕笑道。(編按:但說時真的在強忍淚水)那麼,選擇留下,我們該如何生活?可以做些什麼? 

充滿民族風的環境 

「輕背包」公司位於長沙灣。去年的某一天,Sonya經過青山道452號(「渴喝現址」,看到「全幢」出租的招牌。念念不忘。於是,WhatsApp林輝提出租下一棟樓的想法。那時,林輝又正在帶團。結果,已讀不回。「後來,林輝在接受訪問時反問,『你覺得我可以覆咩?』,連emoji都不敢⋯⋯」最終,去年10月,渴喝正式開業。地下是咖啡室,一樓是書店,二樓是活動室,天台變成了種植場。「種植場不是生意,是心願,都巿中的綠。」

踏入渴喝,又不問而知,咖啡店充滿異國風情;不,不,不,如果你也是背包客,更是典型背包客hang out的氣氛……hea。一道大牆找來藝術家朋友巴勒斯坦女生Rida畫上壁畫,摩洛哥的吊燈,土耳其地氈、敘利亞茶几,還有各式各樣的民族小擺設,就是民族風;人在香港,卻像呼吸着外國的自由空氣。「由於也有經營Lonely Paisley的經驗(其實是蝕錢的),我主力負責café營運,林輝和友人則經營旅行書店。」

只要書店能自負盈虧⋯⋯

我毫不客氣地問:今時今日有了google map有了AI,還有多少人買旅遊書?Sonya認真地說:「當然不是那些閃閃食賣玩旅遊指南,而是『看見苦難』、『旅人故事』、『天下之大』或『地理歷史』等文、史、哲書藉。」如果你去以色列不讀巴勒斯坦的歷史,如果你去伊朗不懂波斯文化,其實你去旅行的意義是什麼?書店也有賣民族服飾及手工藝品,都是二人在旅行途蒐集得來的,為的是幫補收入。「我跟林輝說:『只要書店能自負盈虧,足願了』。」

更值得一提是自去年11月開店以來,他們舉辦超過百項活動,包括旅遊講座、工作坊、電影欣賞等等,最有趣還是「旅遊地攤」,「可不是巿集,而是找來不同的旅人一人一地攤,分享途中故事,你大可流水式自由出入聽他們的旅遊故事,完全免費。當參加者穿梭不同旅人故事之間,猶如遊歷世界。當旅人與旅人碰撞一起,總會擦出意想不到的花火。」最後,Sonya還是感性地說:「既然選擇留下,我想做我們熱愛的事,希望『渴喝』能給留下的香港人的一個有趣的空間,聚集一群志趣相同的人,在這裏連繫世界,然後認識自己。」也希望香港人,珍重。

渴喝 : 長沙灣青山道452號地下 
咖啡店 : 8am/ 10am ~ 8pm
書店: 12:30 ~ 8:30pm 

撰文:郭昊軒
攝影:Don @weak_chickens

Tags : 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