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幫襯小店

一刀兩店三代人  老字號「梁添刀廠」

數年前因為巨型刀型招牌被拆,「梁添刀廠」一度成為懷緬打卡的熱點。熱潮過去,刀廠的師傅們依然繼續磨刀霍霍。現在的老闆梁洪,已經是梁添刀廠的第三代負責人。梁老闆的爺爺開始造刀,用爸爸名字「梁添」在北河街開店,後來搬到現址長沙灣道。最後一個香港傳統手工造刀師傅已經八十多歲,剛剛退休了。

A collage of pictures of men

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除了被拆的特色招牌,刀廠本來也是從前很流行的前鋪後居設計。梁氏一家住在二樓,以前鋪的後方有一條樓梯直通樓上,不過多年前因為不符合建築條例而被清拆了。老闆說以前連門口都不用出就可以回家,爸爸無事都不出門,每天只來回舖頭和樓上,也不出外吃飯。而梁洪則不同,他在本地名校讀書,也去過海外留學。傳統家庭子承父業,全因爸爸的吩咐,他才回來接手梁添刀廠。雖然店名叫「梁添刀廠」,但其實他們是一間廚具專門店,除了刀也有各種砂煲罌罉,還有甜品用具。這裏一年四季都有賣月餅模,老闆說是方便移民回來買東西的人。

A close-up of a metal plate

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A knife and cleaver on a table

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雙虎地球牌」商標

人人都認得長沙灣道的巨型豬肉刀招牌,但其實梁添刀廠的真正商標,是兩隻老虎抓着地球的徽章。原來在父親一代時,刀廠開始向世界發展,銷路通向全球,因此設計了這個「雙虎地球牌」商標。至於為甚麼是老虎,梁先生笑言:「因為我老豆好似老虎咁惡!」現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梁添刀廠的產品。

A sign with tigers on it

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雖然面向國際,刀廠始終以生產本地人需要的刀具為本。魚檔用的刀與豬肉檔的刀,設計都不一樣。中式刀具講求實際的功能,魚檔長期濕水,因此刀是全鋼製沒有木把手;豬肉刀是彎的,方便一斬一切,分割肉類;還有各種切開不同水果的工具,像榴槤刀、椰子刀等等;鋤頭、在田上收割的刀也有。店內其中一件古老工具,是專門用來切藤的刀具,現在已經很難找到。以前香港藤製家具盛行,一張涼爽的藤椅,依然是很多老人家的最愛,可是現在已經很少人造藤製品。那一批藤刀已經造好了三十多年,一直賣到現在,不知有沒有機會再生產了。

真正的永久保養

A collection of knives in a store

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梁添刀廠的紙袋上,印着「一試便知虎與鳳 品質超群帶譽來。」現在的東西很兒戲,即使產品說「永久保養」,但十年八年後都壞得不能再修了。梁添的刀看起來簡單實用,但一把刀的品質,全看老師傅的功架。一把好刀,用數十年也不會爛。梁添刀廠出品的每一把刀,上面都刻着品牌和地址,還是北河街舊店址的刀,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老闆說,現在仍然有老街坊,拿着阿爺造的刀來磨,磨一磨又可以回家斬瓜切菜。一把菜刀,煮了幾代人的飯。

市況越淡生意越好

近期樓價跌股市跌,到處都說生意慘淡,但原來廚具店在股票市場越差時生意越好。梁老闆說:「香港人很有彈性,個市旺就魚翅撈飯,市淡就自己煮飯。」廣東人煮飯,少不了一把好用的菜刀,老闆說早期的金融風暴,店面甚至要排長龍。梁添刀廠見證了香港數十年的起起跌跌,經濟有好有壞。不過有一件事不會變,無論外面環境怎樣都好,拿起菜刀,多回家煮飯也是溫馨。人總要吃飯。

A storefront with signs and people walking

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梁添刀廠

深水埗長沙灣道221號地下
撰文、攝影:Ling

Tags : 好地方
 
前往下一篇文章  膳心繼續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