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好習慣

今年一定要看的電影⋯⋯ 《F1 電影》

尤其是當我現在正追看《魷魚遊戲》第三季,更佩服《F1 電影》的氣氛和節奏,就是明快就是爽,又不失情理;老套,沒驚喜,但受。導演是高辛斯基(Joseph Kosinski),你實記得《壯志凌雲:獨行俠》(全球票房超過 15 億美元,今次可能會破記錄?);他對操控大場面確有一手,故事不新奇,主角 Sonny Hayes(畢彼特飾)曾於西班牙大獎賽中遭遇嚴重意外致重傷,暫停了 F1 人生,只能參加一些次一級的比賽,住露營車,在洗衣店洗衫;然後,昔日戰友、現在 F1 車隊老闆 Ruben (Javier Bardem 飾)因車隊成績欠佳面臨被淘汰而被迫賣盤到訪⋯⋯Sonny 重出江湖。是過氣?還是要來一場命運逆轉?

據知,雖說故事由編劇 Ehren Kruger 所寫,但不少情節真的是在歷史上 F1 賽車場上發生過。不過,最最最重要是電影有 F1 官方協作、七屆一級方程式賽車世界冠軍 Lewis Hamilton 擔任監製、APXGP 車隊的技術與後勤支持皆來自現實中的 Mercedes-AMG 車隊,就是 2023 年阿布扎比賽場全部十支 F1 車隊及其車手均以真人身分出現,將虛構與真實合二為一,令電影保持相當的真實感;外間估計單是製作費便要 2 至 3 億美元。

背景說完,說快感。賽車場上,分秒必爭,應該說是 0.01 秒和 0.001 秒必爭,電影完全呈現出當中的細節,例如換呔時機、維修站爭分奪秒行雲流水如何合拍得天衣無縫等等,雖然一些專業術語如減阻系統、可變尾翼、軟呔、硬呔、擾流你未必全都懂,但導演勝在透過鏡頭——時而是車手主觀視點,時而是置於跑道或車身上;時而劇烈晃動,時而屏息靜氣,再配以高速剪接與移動,快慢快快慢快慢慢快快快快快⋯⋯讓觀眾感受到不同角度的速度感和壓力感(不是技術分析純綷觀賞感覺),臨場感十足。

當然,最重要的,是看 61 歲的主角畢彼特。怎麼還可以這麼帥呢?故事自然是他作為中老人和年輕拍檔世代之鬥爭——不少得發生意外、主角被誤解、被內鬼出賣等重重困難;最後的戲劇性熱血結局,皆大歡喜,大快人心,這是當然的⋯⋯但是,看着畢彼特演繹那種中老年之苦與迷失,期盼又惶恐,如何尋尋覓覓,為什麼要回來,又如何再「飛」,一個眼神都已經有戲;這樣的年紀,還練到這樣的身材,點都值回票價(年輕人應該不懂,這電影無疑是勝在夠「懷舊」,就是在老舊與當下之間的來來回回讓人看得有共鳴)。中老年 Sonny 一再糾結都好,只要還能夠再自由自在的在路上「飛」便好了,獎盃不用碰,勝利感覺留在心中,留待日後回味,留待未來用。

也少不得配樂大師 Hans Zimmer 的音樂,配合得恰到好處天衣無縫,令《F1 電影》成就那種一定要入戲院看的感覺,簡直是將戲院中的觀影體驗,發揮得淋漓盡致。相較之下,更加突顯《魷魚遊戲》扭橋扭到走火入魔了,有點納悶。

撰文:郭昊軒
照片:《F1電影》劇照

Tags : 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