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拖多年的情侶,總會面臨一個關口,就是我很熟悉你的存在,但彼此的關係卻停滯不前,長輩的壓力沒有成為你們結婚的誘因(不然早已結了),但除了結婚以外,好像沒有甚麼事情能讓你們更進一步,那麼應該提出結婚嗎?
你可能覺得結婚需要一股衝動,像在人生清單上打剔號一樣的快感,才能讓彼此付出重大的努力去適應新的身份,如果你是二十多歲的話,確實可能是這樣。如果你是三十歲以上的話,結婚的意義可能有所不同,那是一種身份認同,認同你們彼此的生活不能缺少對方,認同他是你選擇的親人,到你老了病危時可以幫你簽紙作決定。
結婚沒你想像的浪漫,至少婚後的生活是,誰人做多一點家務,財政是否獨立,甚至年初一應該到誰的家拜年。要考慮原本不存在的事,關心對方的感受,同時不讓自己失去話語權,這些在拍拖時模糊不清的責任,在婚後都會變得清清楚楚。
但這也正是結婚的可貴,不結婚的人大概一輩子對家的概念都是模糊的,怎樣養家持家,身為人夫/人妻要做的事。婚後你會迅速、明確地步入人生另一階段,痛苦不少,但痛快亦多,不是導你必需要結婚,但如果你有一個穩定交往的伴侶,我會說結婚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撰文:安迪照片:《UP》
Tags :
習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