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說法:眼睛是寫在臉上的心,在對話之中,細心地留意對方的眼神,在眼波流轉之中,一個人的心情無所循形,甚至有發現,兩個人對望一陣子後,雙方更能進入深層次的心靈對話,一場真正交流正式開展。
與此同時,最新發現,原來傾談時雙方眼神錯開一會兒,從對望,到不對望,再回到對望,能夠促進對話?
對望感受彼此
你知道這場舉世知名的行為藝術《The artist is present》麼?2010 年,被譽為行為藝術之母的 Marina Abramovic 在紐約 MoMA 進行了一場表演。作品的設定非常簡單,在 MoMA 二樓大廳驣出一片空間,擺著一張桌子和兩張椅子,Marina Abramovic 坐在其中一張,對面放著一張空椅;任何觀眾可上前坐在她對面的椅子上,然後她會全神凝視坐在她對面的這個人,全程也不發一言。
藝術為期三個月,每天,Marina 從開館坐到閉館,全程不離開她的座位,花了 716 小時與超過 1000 個陌生人的對望。她的創作意念是,不能言語,你會更全神貫注去感受對方,從而喚醒人們內心最深處的一切,也讓彼此連結。結果,有人流淚,也有人嚎哭,或有人惶然⋯⋯當自己被另一個人實在地凝望,全神感覺自己的存在,是一件會令人感動得不能自己的事情。
一個人,因為有另一個人的注目和關懷,便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談話中可以眼神錯開
然而,另邊廂,在兩個人傾談之時,卻不一定要全程對望。2021 年 9 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發表了一份研究,指出如果兩個人對話時互相對視是好,但偶爾不同步,或眼神錯開,能更促進對話質素。
研究人員針對兩個交流者隨便傾談時的瞳孔放大情形作分析,在 10 分鐘內,當他們一開始對視著交談,的確有高專注度,兩人同步化。然而,這專注度卻不能持續,反而,一直看著對方的眼神,同步化會下降;更有趣的發現是,當兩人眼神錯開,凝望別處再回來對視,交談能夠更好延續下去。那是因為,中斷對視之際,我們會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再作思考,繼而更可能可以提出新想法,為這場交談帶來另一高峰質素。
對視,的確是一種深度連結,讓二人確認彼此的存在,更深深地感覺彼此。但在交談時,自然地望向別處,讓腦袋更清晰地思考內容,更能為彼此帶來更有深度的交流。別要為了扮作專注而一直望著對方,那有時,也令自己顯得怪異。
撰文:Neinei
圖片:Marina Abramovic